动态无线充电系统线圈位置检测研究开题报告
2021-03-11 00:31:5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 目的及意义
随着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环境问题的出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因此减少化石燃料、开发新能源成为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电动汽车将电能转化成动能来提供行驶过程中的动力,对解决能源和环境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手段,收到大众青睐的同时也逐渐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
随着电动汽车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电动汽车的充电技术成为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现阶段的充电方式主要是定点接触式充电技术和无线非接触式充电技术,现阶段应用比较广泛的是接触式充电,但是相比于非接触式充电来说还有很大的不足:一方面来说,充电桩的数目有限,同一时间只能为几台电动汽车充电,而且需要在接近城市中心区占用大量的场地来建设充电站,随着人口的增多越来越不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受汽车内部空间的限制,电池的体积不可过大,容量有限,其续航能力差、寿命短,需要及时充电,传统的充电方式不能保证电动车的实时性和便利性;再者,接触式充电方式存在着安全隐患,裸露的电线容易造成触电,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进行定期维护。
相比之下,无线充电技术以其安全性、可靠性、可持续性更是有效弥补了传统充电的缺点。无线充电的线圈深埋于于地下,这大大解决了占地的问题,降低了建设场地的成本;再者不需要与充电设备直接接触,不需要人工操作,减少了安全隐患,有效避免人员触电;非接触式充电技术是通过磁场电磁感应来完成能量的无线传输,实现电动汽车边走边充电,因此电动汽车中可以不设置电池或者仅安装容量很小的电池,节省了空间和缩小了体积,实现了电动汽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这将极大地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和推广。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 研究基本内容
(1)搭建基于磁耦合模型的电路拓扑,包括逆变电路,谐振电路,整流电路。充电控制电路等,对电路拓扑进行原理分析和计算说明。
(2)分析影响无线充电系统传输效率、输出功率等的因素,确定电路参数。
(3)分析互感耦合模型磁场强度,对电路进行优化,实现动态无线充电。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2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3-4周撰写开题报告;
2016.3.20.前上传开题报告;每三周上传一次阶段性成果;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杨庆新,章鹏程,祝丽花,薛明,张献,李阳. 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关键基础与技术瓶颈问题[j]. 电工技术学报,2015(3):2-6.
[2]陈利亚. 磁耦合谐振式电动汽车无线充电模型研究[d]. 东南大学,2015:17-23.
[3]方楚良,沈锦飞. 电动汽车磁耦合谐振式无线充电系统研究[j]. 通信电源技术,2015(3):29-30.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一种确定磁探针集总电路参数的标定方法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人体可接触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装置研究(适合电气B方向)毕业论文
- 氩氧中大气压DBD放电特性研究(适合电气B方向)毕业论文
- 大气压氩等离子体射流放电影响因素的仿真研究(适合浦电气B方向)毕业论文
- 含氧高活性均匀DBD改性聚合物薄膜研究(适合浦电气B方向)毕业论文
- 反应器结构对气液两相DBD放电特性的比较(适合浦电气B方向)毕业论文
- 南京某公司研发楼电气设计毕业论文
- 金帆北苑地块经济适用住房——02栋商住楼电气设计(适用于浦电气1004~06A方向学生)毕业论文
- 扬州人武部大楼电气设计毕业论文
- 金帆北苑地块经济适用住房——04栋商住楼电气设计(适用于浦电气1004~06A方向学生)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