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法学类 > 法学 > 正文

法制化模式下的教育救助制度研究开题报告

 2020-10-31 09:09:1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目的和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六十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多年,我国逐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确立了涵盖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各教育阶段的教育体系。公民的受教育权作为宪法严格规定的一项基本权利,在物质财富疯长,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的现代中国,越来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在“科教兴国”战略大背景下,政府逐步加大教育领域投资,在提高教育水平的同时,教育的普适性成为客观要求。为了维护公民受教育权,促进教育公平、分摊教育成本,教育救助应运而生。教育救助是国家或社会团体、个人为保障适龄人口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在不同阶段向贫困地区和贫困学生提供物质和资金援助的制度,包括财政拨款、社会捐助。教育自救等形式,其特点是通过减免、资助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口完成相关阶段的学业,以提高其文化技能,最终解决生计问题。

随着教育救助措施的推进,诸如教育救助资金障碍、救助方式滞后、救助主体责任分配不明确、救助对象认定制度不健全、城乡地域差别造成救助制度制度适用问题、弱势群体教育救助缺失等现实性矛盾暴露无遗,急需得到合理妥善的解决。而除了2014年新颁布的《社会救助暂行法规》做了简略规定外就只仅有几个部门规章、地方性规章及规范性文件对教育救助制度做了较为详尽的安排,我国教育救助制度并未形成完整统一的立法体系。立法的缺失使得教育救助措施空有措施,却难以具体落实到地方、个人,教育救助法制保障和制度完善势在必行。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主要内容和目标:

本选题旨在在从公民基本权利和我国教育现状角度,挽救法制化模式下教育救助制度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结合我国现行教育救助法律制度现状和西方国家教育救助制度经验,为我国法制化模式下教育救助制度的发展提出些许建议。

本文一共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介绍教育救助的基本概念,教育救助措施实施的意义;第二部分通过对国内国情实际的分析,总结造成教育救助措施实施困难的诱因;第三部分分析西方国家教育救助法制模式,评议优缺,总结经验;第四部分国内外情况对我国教育救助法律制度的发展的启示。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3.进度安排

学生选题截止日:2017-01-10
开题报告截止日:2017-03-13

提交论文截止日:2017-05-30
阶段性报告截止:2017-06-06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4.阅读的参考文献

[1]孙莹,周晓春. 我国城市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救助问题研究[j].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4,03:24-30.

[2]黄约,江燕娟. 基于性别平等的少数民族农村留守妇女教育救助——以广西上林县农村留守妇女教育救助调查为例[j]. 浙江学刊,2009,01:206-21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