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情遥感监测方法研究文献综述
2020-08-04 21:38:44
我国国土辽阔,降水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不均,防汛和抗旱一直是水利工作者的两大任务。
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在世界各国中位列第110位。
干旱一直是农业发展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旱灾也一直是我国造成最大损失的自然灾害之一。
旱灾一直以来是我国影响范围最广的农业自然灾害,2011年更是受到旱灾影响,贵州、广西、湖南、云南、重庆等地区受灾严重,受旱地区降水普遍不到200毫米。
由降水持续偏少导致江河、湖泊水位异常偏低,水体面积减少明显,农作物绝收,森林火险频繁。
气象卫星遥感监测显示,长江干流各控制流量比常年同期偏少25%至70%。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年平均受旱面积在2033万h㎡左右,占全国供地总面积的20%左右,其中成灾面积超过822万h㎡,因干旱造成的粮食减产平均每年达1102万吨。
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旱灾呈进一步发展趋势,在1896-1995年的10年间,有5年发生了严重旱灾,平均每年因旱灾损失粮食2000万吨,尤以东北西部、河北与山西北部、山东中部与东北部、西北、四川和云南部分地区最为严重。
2000年,我国长江以北地区大面积、长时间的干旱,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引起了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极大的关注和重视。
因此,探索一些可行的方法监测旱情,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和对策,对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