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法诊断富氧/羟基介质阻挡放电实验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30 21:12:21
文 献 综 述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介质阻挡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以下简称DBD),是将绝缘介质插入放电空间的一种气体放电,在两电极之间充满工作气体,并将其中一个或两个电极用绝缘介质覆盖,也可以将介质直接悬挂在放电空间或采用颗粒状的介质填充其中[1-3]。
当两电极间施加足够高的交流电压时,电极间的气体会被击穿产生放电,这种形式的放电叫介质阻挡放电。
近些年来,由于材料科学、电力电子技术、电介质学、等离子体物理、等离子体化学以及高电压气体放电学等相关学科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促进了对DBD等离子体特性及应用技术的研究,并成为低温等离子体研究的一个热点。
在基础工业和高科技领域中,DBD低温等离子体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有力推动了等离子体同其他学科和技术领域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相互发展。
介质阻挡放电(DBD)能够在大气压下产生大体积、高能量密度的低温等离子体,不需要真空设备就能在室温或接近室温条件下获得化学反应所需的活性粒子,相对于其它材料表面改性方法来说,DBD产生的等离子体对材料表面改性具有独特的应用价值。
[2]DBD对材料表面进行改性时可以作用到材料表面下几纳米至几百纳米,在不影响材料性能的前提下改善表面的物理化学性能。
同时,该项技术还具有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环保节能等优点,适合于大规模连续化工业应用。
近年来,DBD材料表面改性已逐渐成为等离子体和材料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聚丙烯(PP)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聚合物材料,它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电气性能和耐化学腐蚀性能,因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医学、电工、化工和包装等工业领域。
但PP膜的表面能较低,导致其表面的亲水性、粘接性、可印性和可染性等性能较差,这大大限制了其应用范围。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一种确定磁探针集总电路参数的标定方法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人体可接触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装置研究(适合电气B方向)毕业论文
- 氩氧中大气压DBD放电特性研究(适合电气B方向)毕业论文
- 大气压氩等离子体射流放电影响因素的仿真研究(适合浦电气B方向)毕业论文
- 含氧高活性均匀DBD改性聚合物薄膜研究(适合浦电气B方向)毕业论文
- 反应器结构对气液两相DBD放电特性的比较(适合浦电气B方向)毕业论文
- 南京某公司研发楼电气设计毕业论文
- 金帆北苑地块经济适用住房——02栋商住楼电气设计(适用于浦电气1004~06A方向学生)毕业论文
- 扬州人武部大楼电气设计毕业论文
- 金帆北苑地块经济适用住房——04栋商住楼电气设计(适用于浦电气1004~06A方向学生)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