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间歇浸没生物反应器培养栀子愈伤组织及藏红花素含量分析文献综述
2020-06-24 19:48:16
关于利用间歇浸没生物反应器培养栀子愈伤组织及藏红花素含量分析综述 1 引言 1.1 栀子简介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又名黄栀子、山栀、白蟾、林兰等,为茜草科栀子属植物,是一种常绿灌木。
栀子的果实是传统中药,属卫生部颁布的第 l 批药食两用资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在中医临床常用于治疗黄疸型肝炎、扭挫伤、高血压、糖尿病等症。
1.2 藏红花素 藏红花素(Crocin)是藏红花的主要成分,具有保护心肌、抗肿瘤、抗抑郁焦虑的作用并在欧洲和亚洲得到了广泛应用。
研究发现藏红花柱头中藏红花素具有明确的抗肿瘤作用,有望成为有效的抗肿瘤药物之一[1]。
但藏红花只是柱头入药,产量极低;又因为其资源极其有限,致使其价格每公斤2000美元左右[2]。
George等研究表明,不仅在藏红花愈伤组织中含有藏红花素物质,在栀子花的愈伤组织中也检测到了一定量的藏红花素[3]。
1.3 栀子的组培扩繁研究 栀子的根、花、果实等均可入药,市场需求度很高。
较早的栀子繁殖方法通常采取压条或扦插,繁殖系数低,且受季节限制,难以满足市场需求,现在人们用组织培养技术来繁殖栀子以便提高其繁殖系数,缩短培养时间,进行工业化生产,故国内外对栀子组培研究较为广泛。
例如,George等采用6-苄氨基腺嘌呤(6-BA)、吲哚-3-乙酸(IAA)作为外源激素诱导栀子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3];张海洋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2,4-二氯苯氧乙酸(2,4-D)和6-BA作为外源激素,对栀子叶片进行离体培养来诱导栀子外植体形成愈伤组织[4]。
1.4 栀子愈伤组织的培养 1.4.1 栀子外植体诱导愈伤组织研究 杨光军、李铁军以栀子的幼嫩叶片为材料,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探究诱导栀子外植体(幼嫩叶片)形成愈伤组织,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2.0 mg/L 2,4-D与1.0 mg/L 6-BA的MS培养基上,25℃和3000 Lx光照强度下,每天照射14h,培养30 d即可获得100%的诱导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