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矿业类 > 冶金工程 > 正文

醇溶剂型脱酸液应用于纸质文物保护文献综述

 2020-06-11 22:18:52  

文 献 综 述 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纸质文物本身就代表我国古代在世界科学技术方面的杰出成就,纸质文物上记录的信息更是传播与继承了人类文明与文化知识。

纸张在内部或者外部的条件下发生诸如机械、物理、光学、化学性能等不可逆的变化为纸张的老化。

其中纸张的酸化是目前纸质文物长期保存的最大威胁。

在中性和弱碱性环境下,纤维素分子是可以稳定存在的,但是一旦有酸的催化作用,纤维素会快速水解,糖甙键断裂,分子链长缩短,聚合度下降,当纸张的聚合度低于200时,纸张几乎没有机械强度。

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造纸原料是麻。

其采用时间可溯自西汉(公元前206年至公元8年);而树皮从东汉(25-220年),藤从晋代(265-420年),竹从唐代(618-906年)中叶,麦草的茎秆大概从960-1280年起,也先后被采用。

除了大麻和藤外,其他植物至今仍普遍用作造纸原料。

唐代以后,只有极少的大麻用于造纸。

唐代藤纸极为盛行,规定白藤纸用于赐与、征召、宣索和处分的诏书;青藤纸用于太清宫道观荐告词文;而黄藤纸则用于谕旨、碟和经书。

而从唐中叶后,宋代初年,藤的产量己供不应求,大抵是就地取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