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设计学类 > 风景园林 > 正文

镇江市南山风景名胜区(东、南片区)规划设计04开题报告

 2020-06-03 21:55:3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文 献 综 述

1.国内外风景区旅游规划研究

”风景名胜区”也可称为”风景区”,是一个空间名词,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旅游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风景区旅游规划主要是运用适当的经济与技术资源,使旅游资源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过程。

在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环境管理中,常常单纯从市场和游客需求方面出发而忽视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1]。在开发新的旅游资源之前,若不对其进行全面、镇密、合理的规划,旅游资源将很快地受到破坏而迅速衰落。因此,在适当满足旅游业发展需要的同时,对自然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状况和生态作用,以维持和优化自然风景区的生态环境功能为原则。在这方面,新兴的景观生态学可提供理论支持。

2.景观生态学若干概念和理论在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2.1景观和景观生态学

景观Landscape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的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2]。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是近几十年才兴起的现代地理学、生态学新型交叉学科,它研究中、宏观尺度的景观的结构(空间格局)、功能(生态过程)和演化(空间动态),具有综合整体性和宏观区域性的特点。

自然风景区中的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从尺度水平上讲,正处于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范围之内几km至几百km [3]。更重要的是,对时空因素的考虑和对于生态学思想和原则的重视,使得景观生态学与在对自然风景区这类地域空间进行规划时应考虑生态本质和过程的原则是相互一致的。

2.2基本概念#8212;斑块(Patch)、廊道(Corridor)和基质(Matrix)

斑块是指外观上与周围环境明显不同的面状区域。在自然风景区中指自然景观或以自然景观为主的地域,如草地、水域等。

廊道是指不同于两侧土地的狭长地带,也可认为是线状的斑块,如自然风景区中的河流、防火林带、交通线及其两侧的带状防护林等[4]。

基质是指斑块和廊道所在的背景地域。生态系统功能的实现,是以空间结构为基础的。所以在开发自然风景区旅游资源时,要充分考虑原有景观的结构特点和功能[5]。

2.3 景观的异质性与多样性

异质性是系统或系统属性的变异程度,在景观尺度上空间异质性包括空间组成、空间构型和空间相关3部分内容[6]。在规划中既要考虑到景观的可观赏程度,又要同时顾及生物多样性和特有珍稀物种两方面的保护,保存或适当增加景观的异质性,并在斑块之间建立廊道,提高异质景观之间的空间连通性[7]。

3. 基于景观生态学理论的自然风景区的功能区划分

对自然风景区进行内部功能区划分,有利于对生态保护和旅游活动进行管理,避免旅游活动对景区自然环境状况造成严重破坏,也有利于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功能分区要考虑到自然风景区的自然性。与人文景观不同,在处理自然景观时,应该更多地考虑自然和生态因素,而不仅仅是政治、行政区划和经济因素[8]。功能分区应结合景区的环境本底状况(包括地形、地势、水文、气候、土壤等)以及植被和动物群落[9]。

3.1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游憩区的三大分区法

早在1973年,景观规划设计师Richard Forster就倡导同心圆式的利用模式,将国家公园从里到外分成核心保护区、游憩缓冲区和密集游憩区[10]。1988年C.A.Gunn提出国家公园旅游分区模式,即划分为重点资源保护区、低利用荒野区、分散游憩区、密集游憩区和旅游服务社区,此模式提出后被普遍采用[11]。概括起来,各种分区模式都大体上可以归纳为将自然风景区分为核心保护区、缓冲区和游憩区三大区域[12]。核心保护区是景区内要绝对保护的区域,处于决定整个地域生态、环境特色和价值的地位,除了少量科研活动外,必须进行严格的封闭式保护;缓冲区是核心区与游憩区之间的过渡区域,只允许步行或不对环境造成伤害的简单交通工具进入[13],等等。游憩区是自然风景区内旅游活动比较集中的区域,可以允许较大数量的游客和机动车辆进入。

3.2思想生物最小面积概念及景观安全格局理论。

吴兆录认为必须保持足够个体需要的最小种群,保持足够种群需要的最小群落,保持足够群落需要的最小景观,并据此提出了生物最小面积概念,为自然保护区的功能划分提供理论支持,即:核心区必须大于保护对象的繁殖最小面积或最小景观,缓冲区面积要根据自然保护区所在区域外界干扰的类型强度来确定,保护区的最小面积应不小于最小景观面积[14]。

俞孔坚提出的景观安全格局理论认为,景观中有某些潜在的空间格局,称为生态安全格局Security patterns,由景观中某些关键性的局部、点和位置关系所构成,对于维护或控制某种生态过程有着异常重要的意义[15]。通过建立阻力面(阻力面反映物种空间运动的趋势)可以判别安全格局,从而对生态过程进行控制,以指导景观生态设计和景观改变。该理论认为安全格局是相对和具有等级层次的,不同的安全水平要求有各自相应的安全格局,可以据此划分不同重要性水平的核心保护区。而每一层次的安全格局都是根据生态过程动态和趋势的某些门槛值来确定的,这些门槛值即可作为划分核心区与缓冲区的依据。

4.结论

自然风景区是旅游资源,但更具有特殊的生态和环境作用,在对其进行旅游开发时必须兼顾旅游经济价值和生态环境价值,以生态环境不受破坏为前提。

景观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和景观异质性、景观多样性等理论,可用于指导自然风景区的资源规划,而在自然风景区功能分区中的应用目前多停留在一些思路上,具体方法还有待工作中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肖笃宁,李秀珍.当代景观生态学的进展和展望[J].地理科学,2007,17(4):356-363

[2]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 [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31-35.

[3]傅伯杰,陈利顶.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及其生态意义[J].地理学报,2009 , 51 (5):454-460.

[4]肖笃宁.论景观生态学的核心概念框架[A].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C]. Llt;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8-14.

[5] 刘建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J].生态学杂志,2007,19(1):42-52.

[6]刘家明,杨新军.生态旅游地可持续旅游发展规划初探[J].自然资源学报,2010,14(1):79-83.

[7]刘忠伟,王仰麟,陈忠晓.景观生态学与生态旅游规划管理[J].地理研究,2012,20(2):206-212.

[8]肖笃宁,石铁矛,阎宏伟.景观规划的特点与一般原则[J].世界地理研究,2002,7(1):90-97.

[9]保继刚,楚义芳,彭华.旅游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10] Forman R T T, Godron M. Landscape ecology[M],Now York: John Wileyamp;Sons, 1996.

[11] BALOGLU S,MCCLEARY K W.A model of destination image form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2009,26(4):868-897

[12] 张伟,苏静,王慧,园林生态学原理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浅析[J]景观农业,2015 (22)

[13]刘亚萍,景观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在规划设计自然保护区中的应用[J]园林科学,2012,1003-6563(2012)01-0062-05

[14]袁锦富,城市近郊风景区规划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J]中国园林,2009, 20(10):49-52

[15]俞孔坚.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J].生态学报,1999,19(1)a-1.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2.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1.研究内容

本次规划作为镇江市南山风景区东南片区的规划设计研究报告,并非一个完整的风景区总体规划或控制性详细规划,它以《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为主要依据,旨在找出原有规划及实施存在的问题,从风景区规划的角度提出对风景区用地保护与建设的总体要求,重点是以景观生态学相关理论对风景区功能进行划分。

2.研究目的与手段

本次规划主要从解决风景区现存问题和促进风景区自身发展两个层面出发,按照城市可持续发展要求,针对城市近郊风景区,探寻以控制风景区建设行为、保持风景区良性发展为主要目的的规划分析与控制方法,

结合城市总体规划,本次规划将该风景区功能定位为一个处于城区边缘的以生态调节为主要功能、以自然山水为主要特色的自然生态旅游胜地和大型郊野公园。规划引入了先进的三维GIS辅助分析技术,通过对风景区生态景观保护、居民点疏密度等方面的分析,为规划决策提供有力依据。规划提出风景区在功能布局时既要珍惜现有风景资源,严格控制景区内的建设,又要尊重现状发展基础以优化景区空间环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