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文学教育类 > 日语 > 正文

中日荷花意象对比研究文献综述

 2021-12-13 22:32:11  

中国和日本都喜欢花,经常给各自的花带来不同的感情,让花朵拥有自己独特的文化感情。虽然两国属于东亚,但是根据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民族心理、历史经验和思考审美等,实际上花文化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中日之间大约有两千年的交往历史,花文化也有很深的渊源。

随着时代的变化,荷花的意象在不断变化和发展。这种对花文化的探索,不仅表现了对花的喜爱,而且往往能挖掘出深刻的历史意义等重要信息。

花文化是人与花发生各种联系后所演化出来的文化现象。

中尾佐助(1986)曾经论述道:“花草树木应作为一种文化的审美意识角度来欣赏。”日本信仰神道教,认为万物皆是神灵,因此对大自然之物都敏感而又多情。所以,日本对于花文化的研究并不少见,尤其是深受大和民族喜爱的樱花与日本的国花菊花。而在中国,中国的文学作品中常用的表达方式之一就是借景抒情,认为“一切景语皆情语”,而在大自然的景物当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花”,所以借“花”抒情的现象在中国文学作品中是多如牛毛。把这些文学作品中“花”的意象分门别类进行深入探究,其实也正是“花文化”探究的一种形式。

探讨一个国家的花文化,可以帮助我们察觉隐藏在其后的国民审美意识。而探讨中日两国荷花意象的异同,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两国民族的文化异同,这也会间接地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由此可见,“花文化”的研究是很重要很有价值的。

两国经常把樱花、菊花、兰花等作为花文化的代表进行比较,但荷花却很少提及。因此,本论文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中日两国文论书籍中有关荷花意象的描述,去探讨中日两国荷花意象的异同及其异同背后的原因,并由此促进两国文化交融共赏。

国内部分:

关于意象的概念。成其昌(2005)、 张莉娜(2011)等学者对中日意象进行深入研究,从而加深我们对于意象一词的理解。中国与日本对于意象概念的界定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中国、日本对“意象”内在结构的讨论都围绕情感展开,这是相同点。但是虽然都围绕情感展开,侧重点却不相同。对“意象”的理解,中国更偏重于“象”,日本更偏重于“意”。日本对于“意象”概念的理解更类似于中国“意境”概念。日本认为对“意象”的阐述更侧重于情感,认为“象”只是联系于心中情感的线索而已。但本文所探究的意象,用成其昌(2005)学者的一句话概括比较准确:“意象是主体和客体一致的产物,是主观的感情和客观的物象融合做出的情景的交融的艺术性的形象。”因此,荷花的意象可以这么理解:荷花意象是荷花与人们主观的感情和客观的物象相融合,形成荷花艺术的形象。

关于荷花的起源。俞香顺(2005)、张春秀bull;张小华(2013岁)、王冰洁、星川清亲(1978)学者们都分别对荷花起源进行了相应的探究。大概可以总结如下:根据文献的记录和考古学的发现,已经证明荷花是中国原产的古花。荷花虽然与印度关联更加紧密,但在印度没有发现荷花粉和化石,也没有充分证明荷花的原产地。与此相对,中国是荷花原产地的证据更为充分。荷花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拥有五千年的利用史和三千年的栽培史。日本学者星川清亲(1978)指出:“雄略天皇时期,荷花的一半是经朝鲜传到日本的。”可见,荷花的原产地是中国的可能性最大,日本的荷花是通过其他途径传入的国土内的。 关于中日荷花宗教研究。刘彩文(2011)学者从荷花的佛教意义和道教意义来分析,她认为中国自古代以来,佛教和道教是主要宗教,前者是外来的,后者是本土的,一边对立,一边互相交流。两者的渗透融合是宗教发展的必然趋势。荷花是佛门的圣物,象征出泥不染。与此同时,荷花作为道教的象征,充满了吉兆与和谐的意义。俞香顺(2005)学者分析了六个荷花、佛教和道教之间的关联词。他发现佛教和道教的影响是相合的,在佛道思想动态关系的背景下,荷花的双重身份的区别已经很模糊了。他表示在佛教与道教的融合中,荷花饰演了使者。荷花反映了唐代三教调和的思潮,成为儒释道的媒介。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