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网络舆论反转现象分析文献综述
2020-04-15 21:05:17
1.1目的及国内外舆论反转现象的分析
新媒体作为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具有海量信息、内容的丰富性、低成本超文本、及时性、互动性等特点,迎合了人们快节奏、碎片化的生活方式,打破了时间与空间交流的界限,满足了人们随时随地的互动性表达、信息的传递以及娱乐的需求。作为新型媒体,其中之一特点就是它的消解力量,消解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通信之间的边界),消解国家与国家之间、社群之间、产业之间边界,消除信息发送者与传播者之间的边界。舆论格局的转变,公众普遍话语权的提升。于是,在这个自由与开放的新媒体时代,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权,为普通公民赋权,人人都有了麦克风,人人都成为了信息的传播者。人们主动与被动进行信息的发布、意见的发表,参与和讨论公共事件的热情高涨。各种社交媒体的诞生让“用户生产内容”成为了媒体的主流,各种社交软件由于意见表达的便捷性,分享的自由性,因此也诞生了一批较有影响力的人物,成为网络意见领袖。舆论场产生的的变化,危机社会秩序,对舆论的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损害媒体其自身公信力。虚假新闻的出现,消费公众的情绪与态度,再到相关主体澄清事实,拉长了事实呈现在公众面前的时间战线。新闻经常呈现出一种180大反转的局面。网络上,越来越流行一句话“无反转,不新闻”。反转新闻的迅速增加,推动了“反转舆论”一词的普及。当下中国舆论场众生喧哗,瞬息万变,经过不断的变化和扩散,舆论场秩序的混乱。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消解,相关媒体把关能力的不断弱化,舆论的走向开始不断出现反转。为什么相比以前的传统媒体,舆论反转现象愈发频繁?当某一事件发生后,舆论反转现象的传播机制以及反转过程是什么,反转的契机是什么?网络舆论反转背后的信任问题如何解决?对于这些问题的解答,形成了此研究的初始动力来源,希望通过研究,能对网络舆论反转现象提出相应优化建议及举措,推动我国的舆论引导向更深更细的方向发展,也有助于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健康环境,营造良好的舆论生态。
本文立足于新媒体时代下的网络舆论反转现状,运用传播学角度以及舆论学的理论,以“小凤雅事件”为主要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法,文献分析等方法,对这起事件中的舆论反转现象的前因后果进行研究,深入探讨其形成机制以及舆论反转中存在的规律。
1.2研究意义
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理论意义:舆论是社会皮肤,也是一种特有的社会资源,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探讨网络舆论反转现象,有利于深入了解网络传播规律,为舆论引导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结合舆论学、传播学及其其他学科促进学科间的融合。
-
现实意义: 近年来,网络舆论反转事件的激增,公众在参与热点事件的讨论与意见发表中频频“打脸”,消费公众的情绪和态度,引发了公众对相关媒体以及社会的不信任感。其次,各个媒体,未经过事实的核实,设置议程,在第一时间混淆了公众的耳目,促使延迟了事实真相的公布。因此,论文结合了2018年典型的网络舆论反转现象进行分析,探讨网络舆论反转的传播与演化机制。有利于提升政府、官方、媒体等网络舆论引导者的权威性,增加公众的信任感,消除普遍的焦虑感,建设更好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构建良好的舆论生态环境。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
2.1基本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