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献 综 述
一、课题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各地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城市活动空前繁荣。随之而来的是可用建设的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土地资源的约束已成为经济发展的#8220;瓶颈#8221;。
我国是一个多山之国,全国设市城市中一半以上属于山地城市的范畴, 特别是在西南地区,山多地少,山地城市众多。一方面, 这些山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面临有限的可建设用地的制约, 传统发展模式在空间上扩张和对耕地的占用带来城市交通的低效、农业用地的减少以及城市整体效率的低下。另一方面,在很多山地城市在规划建设中#8220;山地当成平地建#8221;的现象屡屡发生。 自然生动的山脊线被生硬的建筑轮廓线所取代,优美的山体被杂乱的建筑群所遮蔽; 更有胜者,大规模开山筑路、推山建城, 城市的自然生态和景观受到严重威胁,山地城市的基本特征遭到破坏,城市形象失去应有的个性。因此,山地城市的规划与建设迫切需要发展新的理念和模式,探索适合山地城市的革新的方法。
多样性是城市宝贵的财富,也是城市活力的来源。人们所居住、工作、生活的社区同样需要具备多样性,需要具有多种混合的功能。随着单一功能、相互分离的思想逐步在实践中显示弊端,人们感受到了建设富于多样性的混合型社区的必要性。
二、铜仁市概况
铜仁市,有#8220;中国西部名城#8221;之称,是贵州省辖六个地级市之一。位于贵州省东北,地处武陵山脉中部,紧邻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市,重庆市秀山县,地区范围内有乌江连接两地。
铜仁市因其高原山水、曲径通幽的独特魅力,而被美誉为桃源铜仁。铜仁市是云贵高原连接东部沿海地区的重要交通要道,地处黔东北湖南贵州重庆三省市交界地区,为黔东门户,湖南进入西南地区的第一站。
铜仁市目前人口约为25万人,至2030 年,城市规划人口规模将达到100 万, 而目前的规划用地范围达到300kmsup2;。作为山地城市,67.8% 的面积是山地,适宜建设的用地有限,如何才能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更高效地利用土地资源以及如何体现城市的特色和个性,在满足城市发展建设要求的同时显山露水、利用自然环境优势增强人文特色,塑造城市独特的整体意象,突显城市特色与个性是铜仁城市规划和建设面临的挑战。课题选择北部川硐新城地块进行概念性规划设计研究, 希望为铜仁的规划化建设提供参考。
三、山地城市设计认识
在探索山地城市设计要素过程中,我们分析了山地城市的设计理念、设计思路、山地建筑形态以及山地城市设计原则,对山地城市设计有利初步的了解。
(一)适应山地城市设计理念
1. 亲水:自古以来,人们都对水怀有一种特殊的情感,许多山地城市是沿水发展的。亲水是人类的天性。不同的水的形态,会形成不同的城市空间布局。对于山地城市而言,水是其景观和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设计山地城市时,应该充分利用自然水体,形成城市景观的#8220;山水一体#8221;格局。地块内部成规模水系较少,设计中可以考虑部分天然水系与山体建筑的结合。
2. 择高:山地城市是一个三维的城市空间,比平原城市多了一维。因此,在设计山地城市时,要注意空间的多维性。高度的变化,不仅会影响气候、生态环境、植被,还会对影响城市的建设。如建设运输较大、工程较大的公共建筑应布置在高度较低的地方。
3. 择坡:坡地对于山地城市来说,是十分常见的。因而,坡地对山地城市的设计影响很大。在设计时,应考虑坡度的不同、坡向的不同而决定山城市的总体规划布局、用地选址、建筑设计、道路交通组织和景观设计等。
4. 留顶:留顶是指山体的顶部需要留出来,用以作为城市的绿化景点。山地城市的设计需要留顶,是因为山地城市有多种山体分布;加之山城市的用地紧张,为了节约城市用地,争取生存空间,城市发展多维空间。地块应该考虑多维设计,使城市空间集约化。
(二)山地城市设计新思路
1. 脉络搭建#8212;道路系统优化。山地城市的道路起伏大、弯道多,使得它的景观错落有致,有着多层次、多对景的特色。设计山地城市的道路时要运用#8220;人车分离#8221; 、#8220;步行优先#8221;的思路,尽力优化城市道路系统。为解决山地城市道路的#8220;人车分离#8221;,综合考虑山地城市的地形特点,可以从平面和竖向两个方向着手。
2. 脊柱构建#8212;集中型间隙式空间发展模式。山地城市建设应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使城市的布局紧凑,形成这种集中型间隙式空间发展模式。这种间隙式发展,是在城市各片区高度发展的条件下,保留各片区间的林地、陡坡地、湿地等,形成天然的绿色屏障。如此一来,这些绿色屏障能够减噪、降尘、蓄水、净化空气、改善环境。
3. 组织填充#8212;控制建筑系统,景观系统。人们常常把建筑作为是感知城市空间的标志物。山地建筑的独特形态是山地城市风貌的特色因子。在控制建筑系统时,应该着手于建筑系统平面和纵向轮廓,应加强城市门户与标志的设计,结合城市环境地形,认真选址,精心设计,体现城市的个性、地域文化和精神,使城市面貌得以美化,城市景观得以丰富。因城市建设用地紧张,人地矛盾突出,故城市土地利用效率应该尽量提高。在设计山地城市景观时,设计者要多留心那些不可建设用地敏感用地和,如河流、坡地、山脊、冲沟、水岸、湿地等。还应积极开展多层次的立体绿化,构建丰富的城市绿化空间。
(三)山地单体建筑形态探讨
山地环境既是建筑形态产生的限制因素,又是形态产生的灵感源泉。避免大挖大填,损坏原始地貌。合理利用地形高差和山地特点,使建筑物依山就势、鳞次栉比、层级而上、随着等高线的起伏与走向,形成有山地特色的空间形式,使建筑形体的塑造融入山体地段环境之中。
根据建筑底面和山体地表的不同关系,山地建筑客服地形地障,获取使用空间的形态模式也会有所不同,可以选择不同的接地形式,综合运用钻、台、坡、退、让、靠、爬、跌、错、吊、掉、架、跨、挑等手法,以减少山地建筑对山体地表的改动程序,保护山地生态环境,塑造出灵活、艺术的建筑形态,并使建筑自身的结构更为合理。
从接地形式分析可以看出,在坡地上布置建筑物,多数情况下,能比较容易地在不同高层上组织建筑物的出入口,利用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建筑物与不同高层的道路取得联系,还可以成为提高建筑物层数的有效手段,以获取较好地经济指标和土地使用率。另外,利用室外楼梯,大台阶,天桥等手段建立建筑物出入口与道路的联系也是极具体现山地特色的。
(四)山地城市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
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是#8220;以人为本#8221;,即城市设计要以人的活动为中心。城市设计着力构建城市的生命力,不仅要关注城市个体的人,并要关注社会群体中的人。要认真考虑人的要求,以人的尺度为出发点,注重亲切的感的塑造,使城市外部空间的界定与围合得以增强,外部空间的尺寸和比例得以改善;使人们的活动参与空间形态、设施、环境小品等多样化,凸显山地城市的文化特色。
2.生态原则
城市设计要注重结合自然特色,以生态思想为指导,以保证城市生态结构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理论,形成山地城市的生态安全格局,实现经济现代化,使社会和环境的关系良性发展,取得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8220;双赢#8221;的效果。
3.因地制宜原则
山地城市设计的因地制宜原则是指城市设计要根据山地城市地形进行。在设计山地城市时,要合理安排人工形体环境的空间,使之与自然环境相适应。在确定城市的容量时,要从自然山地的格局为出发点,适宜控制、合理引导城市的整体空间形态,尽力使山地城市与城市环境相匹配,有机结合城市的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创造出完美的山水城市空间。
四、小结与借鉴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东部城市发展在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我国的城市发展势必向中西部地区转变,与此同时,平坦地区的开发强度过高,山地的开发是未来发展的新趋势。
对于山地,要区别于一般平地对待,充分利用独特的竖向空间,营造具有山地特色的空间形态。在处理山地时,空间结构、交通情况、建筑形式、公共空间、城市景观、生态理念等都是需要重点考虑的内容。在整个规划设计过程中,一方面需要表达出城市本身的特色,另一方需要保持地块的良好的生态性,即要形成#8220;可持续发展#8221;的理念。
混合社区的营造,结合周边已有的设施条件,将地块中的土地充分合理利用,同时对于邻里关系、公共空间、社区感等内容营造,确保混合社区的功能的充分发挥。
山地条件与混合社区理念的结合,打造出适合地块情况,同时独具特色的城市空间形象。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及实施细则》(2005)
2.《铜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
3.《铜仁市北部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
4.《铜仁市城市规划技术管理规定》(2011)
5.《城市用地竖向规划规范》(1999)
6.苏勇、胡纹:反秩序之美#8212;山地建筑空间与形式精神初探.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8/03
7.洪艳、徐雷:山地建筑单体的形态设计探讨.华中建筑,2007/02
8.张庆顺:坡地建筑生态文化设计创意研究.重庆大学,2009
9.闻扬、刘霞:基于社区参与的四川山地旅游发展.财经科学,2009/02
10.潘晶:基于共生理论的重庆山地规模住区发展研究.重庆大学,2012/05
11.扈万泰、Peter Calthorpe:重庆悦来生态城模式#8212;#8212;低碳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探索.城市规划学刊,2012/02
12.陈桂龙:大聚居小分散构建混合社区.城市住宅,2009/04
13.于文波、王竹:混合社区适宜模式及实现途径研究.规划师,2005/06
14.赵在友:山地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互动关系研究.西南大学,2010/04
15.郭春侠:山地城市住宅建设项目交通影响分析.重庆交通大学,2011/04
16.艾维涛:山地新区开发项目内部道路交通研究.重庆大学,2006/05
17. Perkins Eastman:SM#8212;Physical Report#8212;Built Form amp; Urban Character of Pittsburgh Hillsid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