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设计学类 > 艺术设计学 > 正文

基于轨道交通的南京城市公共空间优化设计文献综述

 2020-03-10 17:43:59  

文 献 综 述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1.选题背景:

自从1863年英国伦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条地下铁道,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至今已有140余年的历史。截止目前,世界上有超过50个国家和131个城市建有地铁或轻轨。二战之后,随着小汽车的迅速发展,美国以及欧洲的轨道交通发展都结合本地区交通特色呈现出适合自身发展的不同趋势。亚洲最早的地铁是日本东京于1927年12月开通的浅草#8212;#8212;涩谷线。最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在修建地铁过程中,十分重视车站及其邻近地区的整体式开发设计,促进了商业中心的建设,地面设施与地下车站连成一片,使地铁这一公益设施获得了新的活力,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新中国成立以后,北京地铁1号线作为我国第一条地铁,一期工程于1965年动工,1969年10月通车试运行,从此宣告了中国城市没有快速轨道交通历史的结束。在理论研究方面,国外有关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理论研究开始较国内早,因此也相对成熟。

中国的城市轨道交通从1965年开始建设,至今已历经了43个春秋。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计划经济时期长期潜在的社会消费需要得到释放,促使城市交通需要剧增,使得中国轨道交通处于较长的高速发展期。截至目前,中国先后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大连、长春、武汉、重庆、成都、南京等十几座城市建设了或正在建设地铁与轻轨。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局部空间形态有较大影响,尤其是路面轨道和站点部分。目前城市空间大都被动接受城市轨道交通这一新事物的介入,对局域空间的形态以及景观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对拉动内需具有显著效应,因此,在当前经济环境下,城市轨道交通车站的建设必将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但做到有序、合理、综合、高效地开发利用城市空间资源系统等尚需在实践中研究与探讨。本课题研究致力于弥补国内轨道交通领域研究侧重于技术层面,鲜有从城市设计,城市景观设计角度出发的现状。

不可否认,我国程式化进程起步较晚,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也是近年来迫于城市交通压力才得以迅速发展。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设计与建设过程中,往往只考虑缓解城市地面交通压力这一最基本层面的问题,而缺乏对周边城市景观、道路美化、交通规划等问题的统一考虑,从而导致了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车站与周边城市环境景观各自为营,缺乏整体规划,景观混乱。

2.选题意义:

研究内容具有时代性;在当今城市资源、能源、环境、交通等日益紧张的形势下, 城市地下空间的优越性逐渐展现出来。

城市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带来了城市交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大中城市中心区交拥堵的现象日趋严重,而轨道交通凭借其大运量和快速度的优势成为解决交通问题的首选,在大城市重点发展轨道交通已经成为普遍认可的发展战略,地铁正逐渐普及到更多的居民生活中。

我国早期对城市轨道交通站的出入口空间设计研究较少,没有给予充分的重视,在实践中存在重线路建设、重地下车站建设、轻地面建筑、广场及配套设施建设的误区,使许多城市都不同程度存在设计工作不到位,站点建设滞后,空间流线不合理,造成城市轨道交通站的出入口空间流线混乱、换乘不便、地面建筑缺乏特色等问题。将站前广场和城市绿地作为人们连续活动的场所,让他们之间互相具有关联性, 进而形成一道独特的景观。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