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国家森林公园现状和发展规划文献综述
2021-12-12 21:20:15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国家森林公园现状和发展规划文献综述
森林因独特的植被资源与生态功能, 其旅游资源不断被人们挖掘与开发。自1982年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作为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公园建立以来, 经过30多年发展, 森林公园旅游在中国的旅游业占有重要地位。 伊犁州地处东经80°9′42Prime;---91°01′45Prime;,北纬40°14′16Prime;---49°10′45Prime;,位于中国的西北边陲,新疆西北部。东北与俄罗斯、蒙古国接壤,西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交界,内邻克拉玛依市、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昌吉回族自治州和石河子市。总面积35万平方公里,相当于中国总面积的三十分之一,气候温和,降水充沛,素有“塞外江南”的美誉。伊犁州森林资源丰富,森林面积88万公顷,活立木总蓄积量1.6亿立方米,占全疆的74%;保存着60多种珍稀动物,700多种植物,是世界上少有的生物多样性天然基因库。
丰富的森林资源使得伊犁州有多个森林公园,例如:唐布拉国家森林公园、那拉提国家森林公园、 科桑溶洞国家森林公园等但目前管理和发展模式较为粗放、宣传力度也不足,本研究拟以案例分析的方式,研究伊犁州国家森林公园的现有问题,并提出未来的发展规划。
- 国外文献综述
国外学者对国家公园规划有比较多的研究。如Trakolis(2001)[1]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研究了当地人对于普雷斯帕湖规划和管理问题的看法。指出:国家公园需要新的管理形式。例如,受保护的湿地应该限制农业,并对农民的收入损失予以补贴。且在规划过程中公民对于决策过程的知情权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这样有助于减少民众与管理部门之间的冲突。而Brown和Weber(2011)[2]研究了公众参与地理信息系统在国家公园规划中的应用,并由此得出如下结论:(1)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可以测量游客在公园内的体验、公园对于环境的影响以及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对于基础设施的需要。(2)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拓展了公园管理部门进行公园规划的途径。(3)地理信息系统的运用可以有助于建构和维持公园管理部门的在公众心中的威信。不仅如此,Park等人(2008)[3]以韩国蔚山工业公园为例,阐述了韩国是如何通过国家政策以及相应的措施例如废物填埋和物质交换等使得工业用地成功转化为生态公园,并由此带动了世界各国将工业用地转化为生态公园的风潮。Fancy等人(2009)[4]研究了国家公园规划的步骤以及对国家公园内的资源进行监察,并指出两者在布局一个生态公园的问题上同等重要。因为对公园的资源进行监察有助于公园管理者更好的理解环境法规和公园未来的发展趋势,也有助于公园管理者做出更好地保护生态系统的决策以及与其他人更好地合作。Nelson 等人(2003)[5]评估了加拿大国家公园生态系统保护,指出这种评估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如历史、环境、文化等等。
- 国内文献综述
“国家公园”一词是对英语单词National Park的直译,是人们生态保护意识到达一定层次的产物。美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国家公园的国家。自1872年美国建立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以来,美国的国家公园建设已走过了将近140年的历史。因此,在各个方面,美国的国家公园建设都已达至成熟,并成为其他国家建设国家公园的典范。李丽娟等(2018)[6]梳理了美国国家公园成功的经验,主要包括一下五点:(1)中央集权为主,民间机构为辅的科学的管理体系。(2)完整统一的法律体系。(3)科学统一的规划和解说体系。(4)广泛全面的公众参与机制。(5)成熟完善的志愿服务体系。
继美国之后,世界多个国家都相继建立了国家公园,并依据本国实际形成了不同的国家公园运营管理模式。虽然这些模式各不相同,但所有模式大体可归纳为以下四种,即北美模式、东亚模式、大洋洲模式和北欧模式。[7]这些模式的共同点在于国家公园都是对本国生态系统特别是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予以保护,生态保护是国家公园最重要的一项职能。这些模式之间最主要的不同的在于管理方式的不同。周武忠等(2014)[8]将国外公园的管理模式分为4种,分别是以美国为代表的中央政府管理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合作共治共管模式、以澳大利亚为代表的属地自治管理模式以及以日本和芬兰为代表的可持续发展管理模式。除此之外,不同国家国家公园的差异还表现在许多方面,例如肖练练等(2017)[9]就比较了不同国家的国家公园在规划和管理经验方面的不同。李博炎等(2017)[10]研究了国外国家公园立法方面的不同等。
我国国家公园起步较晚,直到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建立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区定位推动发展,建立国家公园体制。”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进一步明确建立国家森林公园体制。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建设美丽中国”并将“美丽”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一起作为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足见党中央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2013年以来,我国已建立了包括三江源、东北虎豹、大熊猫和祁连山在内的10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涉及青海、甘肃、吉林、黑龙江等12个省(自治区)。国家的重视来源于现实的需要,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但以往的粗放的发展模式却严重破坏了环境,浪费了资源。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说明,我国人民的需求是全方位,多层次的,当然也包括对于良好的自然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的需求,但我国的发展却是不平衡、不充分的,这样的发展模式难以满足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在此背景下,建立国家公园体系就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具体的举措,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一项举措。国家的需要催生了学术研究的需要,国家公园已经成为诸多林业、园林学者研究的热门主题。但是,纵观国内研究,不难发现,大多数研究都是研究美国等发达国家在建设国家公园方面的经验对我国的启示。例如唐小平(2018)[11]就在总结美国、加拿大、英国等国家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国家总体规划为统领,总体规划,全国专项规划协同发展的国家公园规划体系。文连阳、吕勇(2017)[12]研究了国外国家公园建设经验与启示。谢艺文(2018)[13]较为细致的阐述了美国国家公园在生态检测、游客管理、公园解说方面的特点和优点及其对我国建设国家公园的启示。
总体来说,相比于美欧等发达国家,我国国家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准入标准不确定,缺乏明确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准入条件。对此,李明虎等(2018)[14]认为,我国应该制定符合我国国家公园建设的准入标准。具体来说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1)体现国家意志。(2)资源类型具有特色。(3)具有生态完整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4)建设国家公园是可行的。田美玲、方世明(2017)[15]依据1974年IUCN对国家公园的定义,将中国的国家公园准入标准概括为面积、资源级别、人类足迹指数和功能全面性4个方面。罗金华(2013)[16]专门研究了中国国家公园设置及其标准,指出:应当建立中国国家公园准入条件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自然条件、保育条件、开发条件和制度条件4个综合评价层和公园意义、功能价值、保育情势、保育措施、区位条件、环境条件、基础设施、资源制度、机制制度和管理层级等10个项目评价层和重要性等30个评价因子组成。综合以上学者的研究成果,不难看出,虽然各个学者所给出的评价标准各不相同,但所有的评价标准都将环境资源保护纳入其中,由此可见,建立国家公园的最重要的目的就是保护国家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稀有或典型的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