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理工学类 > 统计学 > 正文

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构建与分析文献综述

 2020-04-14 19:48:51  

1.目的及意义

1.1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由于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学生评教成为监控高校教学质量和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同时,学生评教具有较高的信度,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生评教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尤其是在美、英等国家得到普遍开展。我国高校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学生评教活动被引入高校教学的日常工作,并日益受到重视,自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学生评教日趋成熟,并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师管理方式已被我国多数高校采纳,并列入常规教师管理程序,但对于学生评教存在的问题仍旧不容忽视。很多专家学者对学生评教的有效性、可行性进行了研究, 而评价指标的科学合理性,是决定评价活动是否有效的基本因素。

学生评教在实际操作中,受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与影响,普遍存在评教主体参与度不够、评教指标体系不科学、评教数据处理不客观及评教结果使用不合理等问题。加强对学生评教指标的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完善教学评价的标准,而且可以为分析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提供现实指导。

基于以上原因,针对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研究分析得到更有意义的评教指标,构建合理有效的指标评价体系,对提高学生评教指标的有效性与合理性,提高评教结论的科学性和说服力,有重要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我国自1993年起,开始出现关于学生评教指标的相关研究,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研究通常与教学质量,指标的有效性等研究点相关联,主要应用于教学领域。

早在2009年肖继军提出运用PLS-SEM模型对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进行实证分析。之后,吴培群等人运用回归模型以及相关性分析,研究影响学生评教的因素。紧接着,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分析法逐渐应用在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研究中。近几年来,随着机器算法的发展和普及,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以及Matlab分析优化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研究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通过对比国内外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差异,对国内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进行分析改进。

而在国外,特别是英、美等发达国家,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研究发展更加成熟。在1994年,David Watkins分析了不同文化对学生评教的影响。在2003年,Chen YINING和 Hoshower LB提出运用期望理论解决学生评教的动机问题。在2015年,Ronny S 和Jan-Eric G运用多层次双因子结构方程模型(ML-BFSEM)来检验学生评估的有效性。 Boysen和G.A则运用显著性检验的方法研究统计信息在反映教学评价信息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