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城市pm2.5含量的区域特征与预测研究开题报告
2022-01-07 22:28:43
全文总字数:3822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伴随着中国过去二十年的快速工业化,能源消费急剧增加。官方统计[国家统计局,2017]表明,中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万吨标准煤)从2001年的387043万吨增加到2016年的436000万吨,相当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1.1倍。这还是由于近年来中国展开了大量的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低碳生活”这一理念,以减少能源排放。
但是虽然伴随着严格的环境法规,能源消耗量仍然在惊人的增长。这导致了中国大部分地区近地大气层出现了严重的,长期的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的主要成分是细颗粒物质(pm2.5)。pm2.5是指大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有研究表明,大气颗粒物污染严重影响人类健康,并通过吸收和散射可见光,降低大气能见度,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并可能对农业产生持久的负面影响,同时也会影响气候环境、生态系统和社会的许多方面。
中国环境保护部(mep)从2013年1月开始在74个城市,包括北京、成都、广州、上海、沈阳等测量空气质量情况,即包括空气中每立方米所含的pm2.5含量数据,2017年1月该数据扩展到了338个城市。本课题将应用时间序列分析,arima(p,d,q)模型研究pm2.5浓度季节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同时预测未来各个城市的pm2.5浓度变化。对于城市之间,比较影响pm2.5浓度的各个因素,例如:露点、湿度、压力、温度、风速、降水量等之间的差异性,同时比较位于南部、北部不同区域的pm2.5浓度的差异性。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本论文主要研究由各个监测点获得的5大城市的pm2.5含量,及影响其浓度的各个因素的数据。
二、对于每个城市应用arima(p,d,q)模型研究pm2.5浓度季节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同时预测未来各个城市的pm2.5浓度变化趋势。
三、对于城市之间,比较影响pm2.5浓度的各个因素之间的差异性,同时比较位于南部、北部不同区域的pm2.5浓度的差异性。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1)2018年1月~2018年2月,查阅大量参考文献,仔细研究相关文献,总结pm2.5含量空间分布及其区域特征研究方法,对比分析其优缺点;并将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梳理。
(2)2018年3月,整理学习arima(p,d,q)模型相关研究,尤其是关于季节特征及预测方面
(3)2018年4月,收集整理相关数据,进行arima(p,d,q)模型建模,输出图形结果。
4. 参考文献
[1] jin q, fang x, wen b, et al.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pm2.5 emission in china from 2005 to 2014.[j]. chemosphere, 2017, 183:429-436.
[2] guo h, cheng t, gu x, et al. assessment of pm2. 5 concentrations and exposure throughout china using ground observations[j].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2017, 601: 1024-1030.
[3] 王振波,方创琳,许光,潘月鹏.2014年中国城市pm_(2.5)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j].地理学报,2015,70(11):1720-17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