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成分添加对等离子体射流阵列放电模式转换的影响文献综述
2020-05-05 16:47:08
1、 课题背景 1.1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 等离子体(Plasma)是一种在宏观尺度内表现并维持电中性的非凝聚系统,广泛存在于宇宙中,又因与自然界中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基本存在形式不同,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
它是由于原子及原子团的部分电子被剥夺后产生的离子化气状物质,包含有大量的电子、正负离子、基态和激发态的原子、分子以及光子[1-3]。
它与气体有许多相似之处,无固定的形状和体积,有流动性,也被称为”超气态”。
低温等离子体中含有大量的电子、离子、激发态粒子和其他非平衡态的高化学活性物质,可以推动常温常压条件下难以发生的化学反应过程的进行。
更重要的是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方式属于常温常压下的干式工艺,相对于传统湿法化学法和低气压辉光放电处理,具有清洁环保,节省能源等优势。
因此,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在材料表面改性、杀菌消毒、薄膜沉积、环境保护等工业领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是实现工业化和获得更好效果的新技术方法。
产生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的主要方式是气体放电,气体放电有多种形式,主要包括电晕放电、电弧放电、火花放电、介质阻挡放电和等离子体射流。
其中,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APPJ)是一种新兴的等离子体发生技术,与传统的放电方式不同,等离子体射流不受固有电极结构的空间限制,通过气流和电场的作用将放电空间内产生的活性粒子直接传输到开放的工作区域,能够对形状复杂的材料表面及内部进行直接处理,具有很强灵活性以及实用价值,使得其在高分子材料表面改性、环境保护工程和生物医学等方面都体现出更加独特的优势和良好的应用前景。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射流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放电技术,与其他形式等离子体相比,具有放电温度低,放电装置灵活,化学活性可控性好等方面的特点,因此在材料表面的改性、杀菌消毒以及生物化学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因此,其放电特性机理和应用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一种确定磁探针集总电路参数的标定方法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人体可接触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装置研究(适合电气B方向)毕业论文
- 氩氧中大气压DBD放电特性研究(适合电气B方向)毕业论文
- 大气压氩等离子体射流放电影响因素的仿真研究(适合浦电气B方向)毕业论文
- 含氧高活性均匀DBD改性聚合物薄膜研究(适合浦电气B方向)毕业论文
- 反应器结构对气液两相DBD放电特性的比较(适合浦电气B方向)毕业论文
- 南京某公司研发楼电气设计毕业论文
- 金帆北苑地块经济适用住房——02栋商住楼电气设计(适用于浦电气1004~06A方向学生)毕业论文
- 扬州人武部大楼电气设计毕业论文
- 金帆北苑地块经济适用住房——04栋商住楼电气设计(适用于浦电气1004~06A方向学生)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