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高频开关电源的设计文献综述
2020-06-30 21:21:12
文 献 综 述 一.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开关电源技术的历史背景 开关电源的研究和应用始于20世纪50年代。
发展至60年代时,开关电源的各种基本电路拓扑已逐渐成型,其体积小、重量轻和效率高 ( 最高可达70% ) 的优势逐渐显现。
二十世纪七十至八十年代时,电力晶体管、IGBT、采用 PWM 技术的MOSFET开关整流器等电力电子器件被发明,这些器件极大提高了开关电源的频率,开关电源进入高频时代。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软开关技术出现将开关损耗几乎降为零。
零电压变换、零电流变换、谐振变换、准谐振变换和移相谐振变换等软开关技术使高频开关电源在保持高效率的前提下工作频率越来越高,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进入二十一世纪,数字电路技术,计算机控制技术与电力电子技术相结合,将开关电源技术理论推入数字化的新时代[1]。
2005年,美国德州仪器公司 ( TI) 率先推出创新性的数字化电源产品以 ”全数字控制回路” 为特征的数字化电源控制芯片开始出现,实现数字化电源真正由概念走向运用。
在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及各种电源系统中,开关电源技术均处于核心地位。
对于大型电解电镀电源,传统的电路非常庞大而笨重,如果采用高顿开关电源技术,其体积和重量都会大幅度下降,而且可极大提高电源利用效率、节省材料、降低成本。
在电动汽车和变频传动中,更是离不开开关电源技术,通过开关电源改变用电频率,从而达到近于理想的负载匹配和驱动控制。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一种确定磁探针集总电路参数的标定方法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人体可接触的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射流装置研究(适合电气B方向)毕业论文
- 氩氧中大气压DBD放电特性研究(适合电气B方向)毕业论文
- 大气压氩等离子体射流放电影响因素的仿真研究(适合浦电气B方向)毕业论文
- 含氧高活性均匀DBD改性聚合物薄膜研究(适合浦电气B方向)毕业论文
- 反应器结构对气液两相DBD放电特性的比较(适合浦电气B方向)毕业论文
- 南京某公司研发楼电气设计毕业论文
- 金帆北苑地块经济适用住房——02栋商住楼电气设计(适用于浦电气1004~06A方向学生)毕业论文
- 扬州人武部大楼电气设计毕业论文
- 金帆北苑地块经济适用住房——04栋商住楼电气设计(适用于浦电气1004~06A方向学生)毕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