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铁一号线紫荆山站Z2区基坑支护设计文献综述
2020-03-27 11:25:29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
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 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 |
文 献 综 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20年来,尤其是近10年来基坑工程在数量上急剧增加,在技术上也有了长足的进步。20世纪70年代末,国内只在少数大型工程项目中有开挖深度达10 m以上的基坑工程,而且是在较少或没有相邻建筑和地下结构物的地区。至20世纪80年代后期,尤其在20世纪90年代,我国大量的城市高层建筑如雨后春笋,这些高层建筑一般都有1-3层的地下室,相应地带来了基坑的开挖施工,一般的基坑工程开挖深度通常为6-15 m。另一方面,一些大城市的地铁工程也相继开始建设施工,随之亦带来大量的地下基坑工程。由于高层和其他地下工程的基坑施工经常遇到各种不同的技术问题,包括极其复杂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致使许多基坑工程成为当地建筑工程中投资大、难度高、风险也大的技术工程,从而引起有关主管部门和工程界的广泛重视。
1.基坑支护的类型、特点和适用范围 1.7 地下连续墙 1.8 钻孔灌注桩
2.基坑支撑系统 深基坑的支护体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围护壁,二是基坑内的支撑系统。为施工需要而构筑的深基坑各类支撑系统,既要轻巧又需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保证施工的安全、经济和方便,因此支撑结构的设计是目前施工方案设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在深基坑的支护结构中,常用的支撑系统按其材料分可以有钢管支撑、型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钢和钢筋混凝土组合支撑等种类;按其受力形式分可以有单跨压杆式支撑,多跨压杆式支撑,双向多跨压杆支撑,水平桁架相结合的支撑,斜撑等类型。 这些支撑系统在实践中有各自的特点和不足之处,以其材料种类分析,钢支撑便于安装和拆除,材料消耗量小,可以施加预紧力以合理控制基坑变形,钢支撑架设速度较快,有利于缩短工期。但是钢支撑系统的整体刚度较弱,由于要在两个方向上施加预紧力,所以纵横杆之间的联结始终处于铰接状态。 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的整体刚度好,变形小,安全可靠,施工制作时间长于钢支撑,但拆除工作比较繁重,材料回收利用率低,钢筋混凝土支撑因其现场浇筑的可行性和高可靠度而在目前国内被广泛的使用。 3.基坑主要止(降)水方法 工程降水是基坑工程的一个难点。由于土质和地下水位的条件不同,基坑开挖的施工方法大不相同。在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基坑时,采用降水的作用是: (1)截住基坑边坡面及基底的渗水; (2)增加边坡的稳定性,并防止基坑从边坡或基底的土粒流失; (3)减少板桩和支撑的压力,减少隧道内的空气压力; (4)改善基坑和填土的砂土特性; (5)防止基底的隆起和破坏。 一个场地的地质条件和土质条件,将决定降水或排水的形式。 在选择和设计基坑降水前,必须由甲方提供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建筑物平面图和立面图,建筑物场地附近房屋平面图等,对于重大工程,设计人员除掌握相应资料外,必须在设计前到工程现场亲自了解,最好能目测各土层的土样,对将来降水工程的布置及其与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降低地下水位的常用方法可分为明沟降水和井点降水两类。明沟降水由于其制约条件较多,尚不能得到广泛的应用,而井点降水的适用条件较广,并经过二十多年来的应用、发展和改进,已形成了多种井点降水的方法。目前常用的井点降水方法有:轻型井点、喷射井点、电渗井点、管井点,辐射井点等。这些有效的降水方法现已被广泛用于各种降水工程中,但由于降低地下水位以后,可能带来一些不良影响,如地 面沉降,邻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安全稳定及残留滞水的处理等。 明沟降水是在基坑内设置排水明沟或渗渠和集水井,使进入基坑内的地下水沿排水沟渠流入井中,然后用水泵将水抽出基坑外的降水方法。明沟降水一般适用于土层较密实,坑壁较稳定,基坑较浅,降水深度不大,坑底不会产生流砂和管涌等的降水工程。 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基坑工程时,通常采用井点(垂直和水平井点)降水法来降低地下水位。垂直井点常沿基坑四周外围布设,水平井点则可穿越基坑四周和底部,井点深度大于要求的降水深度,通过井点抽水或引渗来降低地下水位,实现基坑外的暗降,保证基坑工程的施工。经井点降水后,能有效地截住地下渗流,降低地下水位,克服基坑的流砂和管涌现象,防止边坡和基坑底面的破坏;减少侧土压力,增加挖掘边坡的稳定性,有利于边坡的支护和施工;防止基底隆起和破坏,加速地基土的固结作用;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及保证施工安全。 在城市中由于深基坑降水,总会引起地面产生一定的沉降,影响邻近建筑物和管线。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止水帷幕,将坑外地下水位保持原状,仅在坑内降水。目前,采用钻孔压浆成桩法、地下连续墙、板桩、深层搅拌桩墙等止水结构形式,效果均较好。其入土深度,取决于土层的透水性,要防止出现管涌、流砂等问题。 4.基坑支护设计理论计算 4.1土压力计算 (见图1、图2) 目前,对土压力的计算,主要采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进行计算。 图1 主动土压力计算
图2 被动土压力计算 (1)砂性土,内聚力: 主动土压力 (1) (2) Ea作用方向水平,作用点距墙基h/3。 (3) 被动土压力 (4) (5) (2)粘性土,内聚力: 主动土压力 (6) (7) 临界深度: (8) (9) Ea的作用方向水平,作用点距墙基(h-zo)/3处 被动土压力 (10) (11) 4.2 多支点支挡结构的计算步骤整体等值梁(连续梁)法(见图3)
图 3 整体等值梁法计算简图 (1)计算主、被动土压力系数 (12) (13) (2) 计算土压力零点与基坑底部的距离 (14) (3)将支护桩简化成1段连续梁,其荷载为土压力,根据假定,连续梁第1段看成悬臂,中间各段为两端固定,最后1段土压力零点出看成铰支,运用结构力学计算固端弯矩。 (4)用弯矩分配法平衡支点弯矩。 (5)分段计算各支点反力及弯矩。 (6)计算桩墙插入基坑深度。 (7)用最大弯矩复核钢板桩、型钢的强度或计算灌注桩断面尺寸及配筋。 4.3分段等值梁法 每层支撑理论上必须保证设置下层支撑前基坑稳定,所以在计算每层支撑时,取下层支撑所需开挖深度进行支撑计算。如图4所示。
图4分段等值梁计算简图 (1)求第k层支撑时基底土压力零点与基坑底部的距离 (15) 其中为当前基坑深度H开挖面处的主动土压力强度(kN/mmsup2;)。 (2)求支撑力 (16)
压力零点 (17)
(3)求土压力零点到柱底距离 (18) 则嵌入深度 (19) 若土质较差 (20)
(4)考察第1层支撑和土压力之间底简支梁,在剪力为零处求最大弯矩。
4.4嵌固深度计算 (1)多层支点支护结构围护墙嵌固深度计算 多层支点支护结构围护墙的嵌固深度设计值hd,按整体稳定条件采用圆弧滑动简单条分法计算(图5): 图5 多层支点支护结构围护墙嵌固深度计算简图 (21) 式中 、#8212;#8212;最危险滑动面上第i土条滑动面上土的固结不排水(快)剪粘聚力、内摩擦角标准值; li#8212;#8212;第i土条的弧长; bi#8212;#8212;第i土条的宽度; γk#8212;#8212;整体稳定分项系数,应根据经验确定,当无经验时可取1.3; #8212;#8212;作用于滑裂面上第i土条的重量,按上覆土层的天然土重计算; θi#8212;#8212;第i土条弧线中点切线与水平线夹角。 当嵌固深度下部存在软弱土层时,应继续验算软下卧层的整体稳定性。 对于均质粘性土及地下水以上的粉土或砂类土,嵌固深度计算值h0,可按下式确定: h0=n0h (22) 式中 n0#8212;#8212;嵌固深度系数,当γk取1.3时,根据三轴试验(当有可靠经验时,可采用直接剪切试验)确定土层固结(不排水)快剪内摩擦角φk及粘聚力系数δ=,查表取值。 围护墙的嵌固深度设计值,则为 hd=1.1h0 (23) 4.5抗隆起验算 当基坑底为软土时,应按以下两种条件验算坑底土涌起稳定性 (1) 因基坑外的荷载及由于土方开挖造成的基坑内外的压差,使支护桩端以下土体向上涌土,可按下式进行验算。 (24) 式中 #8212;#8212;承载力系数,=5.14; τ0 #8212;#8212;由十字板试验确定的总强度,; g #8212;#8212;土的重度,/m3; gD#8212;#8212;入土深度部土隆起抗力分项系数,≥1.4; t#8212;#8212;支护结构入土深度,m; h#8212;#8212;基坑开挖深度,m; q#8212;#8212;地面荷载,。 (2) 考虑支护墙弯曲抗力作用的基坑底土体向上涌起,可按下式验算。 (25) 式中 Mp#8212;#8212;基坑底部处支护桩、横墙截面抗弯弯矩标准值,﹒m g h#8212;#8212;基坑底部处土隆起抗力分项系数,g h≥1.3。
4.6抗倾覆验算 (26) 抗倾覆验算是以墙趾角点取力矩进行验算的。 (27) 其中 Kt =为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W=为墙身重量 Pax =主动土压力的水平分力, δ土对挡土墙墙被的摩擦角, ε为挡土墙墙被倾斜角 Pay =主动土压力的竖直分立,,a,b,h分别为W、 Pax 、Pay对角点的力臂 μ=基底摩擦系数 4.7抗管涌稳定性验算 管涌稳定性验算可按下式进行: (28) #8212;#8212;抗管涌安全性系数; #8212;#8212;基坑外侧地下水位至基坑底的距离; #8212;#8212;支护结构嵌入深度; #8212;#8212;路径上土的加权重度; #8212;#8212;工程重要性系数; #8212;#8212;地下水的重度。 结语:基坑支护是一种特殊的结构方式,具有很多的功能。不同的支护结构适应于不同的水文地质条件,因此,要根据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而选择经济适用的支护结构。
[1] 刘俊岩 . 深基坑工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8 [2] 陈忠汉,黄书秩,程丽萍等.深基坑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10 [3] 赵志缙,赵帆. 高层建筑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1 [4] 赵锡宏等 . 大型超深基坑工程实践与理论[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9 [5] 陈国兴,樊良本等﹒基础工程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6] 天津大学等编﹒土层地下建筑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7] 黄强﹒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技术[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8] 余志成,施文华﹒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9] 陈仲颐,叶书麟主编﹒基础工程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0 [10] 孙钧,侯学渊主编﹒地下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8 [11]陈忠汉 . 岩土工程监测与监理[M].岩土工程勘察设计与施工 . 北京:地质出版社.1998 [12] 厦门市建设委员会 . 厦门市深基坑支护工程实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13] 秦四海 . 深基坑工程优化设计[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8
[14] 司徒广﹒基础工程的降水[J].施工技术,1993,(1). [15]高大钊编﹒软土深基坑支护技术中的若干土力学问题[J]﹒岩土力学,1995,(3). [16] 钟才根,刘慧霞 . 深基坑工程风险源分析及防范对策[J]. 建设监理,2005,(6). [17] 陈远洲 . 深基坑支护计算方法在广州地铁中的应用[J]. 铁道勘测与设计, 2005,(4). [18] J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S]. [19] GBJ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 [20] JGJ72-2004.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S]. [21] GB50017-2004.钢结构设计规范[S]. |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