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矿业类 > 勘查技术与工程 > 正文

宁波银行苏州分行基坑支护设计开题报告

 2020-06-10 22:02:0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1 背景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大城市的高层建筑,地下建筑,还有隧道等工程的大幅度增加,而同时为了节省土地,充分利用地下空间,深基坑工程也随之不断增加。深基坑工程是一个古老而具有划时代特点的综合性的岩土工程课题,因为它既涉及到土力学典型强度问题和变形问题,又涉及到土体与支护结构的相互作用问题。经过分析不难看出,基坑工程的发展是一种新的支护型式的出现带动新的分析方法的产生,并遵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规律而逐渐趋向成熟。20世纪30年代,太沙基和皮克等最先从事基坑工程的研究,60年代在奥斯陆等地的基坑开挖中开始实施施工监测,从70年代起,许多国家陆续制订了指导基坑开挖与支护设计和施工的法规。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出现大量的基坑工程。 80年代前,国内为数不多的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多为一层,基坑深不过4 m,常采用放坡开挖就可以解决问题。到80年代,随着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开始出现两层地下室,开挖深度一般在8 m左右,少数超过10 m。 进入90年代,我国的高层建筑迅猛发展,同时各地还兴建了许多大型地下市政设施、地下商场、地铁车站等,导致多层地下室逐渐增多,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0 m 的比比皆是。

基坑支护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既要保证整个支护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又要控制结构和周围土体的变形,以保证周围环境(相邻建筑物和地下公共设施等) 的安全。因此,如何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实用可行是当前现代化城市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和迫切的问题。特别是在20世纪,随着大基坑工程的要求越来越高,随之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

2 基坑工程的发展现状

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既是地基基础工程中的一个的传统课题,又是一个综合性的岩土工程难题,不但涉及土力学中典型的强度、变形和稳定性问题,还涉及土与支护结构的相互影响、共同作用问题。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及其对策的研究,是随着土力学理论、测试技术、监测技术、计算技术以及施工机械、施工技术的进步而逐渐完善的。

2.1我国基坑工程发展现状

基坑工程在我国出现比较晚,我国70年代国内开挖深度达到10m以上的基坑工程比较少,而且是在较少或者没有相邻建筑物和地下结构物的地区,当时,上海的高层建筑的地下室大多埋深在4m左右。北京在七十年代初建成了深20m的地下铁道区间车站。八十年代后,北京、上海、广东、天津以及其他城市施工的深基坑陆续增加,开挖深度一般在8m左右,少数超过10m。进入九十年代,我国的高层建筑迅猛发展,同时各地还兴建了许多大型地下市政设施、地下商场、地铁车站等,导致多层地下室逐渐增多,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0m的比比皆是。为总结各地积累的深基坑设计和施工的经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和中国建筑学会的土力学和基础工程学会,相继召开过多次全国和地方的深基坑学术会议,并出版有关论文集。为了总结我国深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经验,九十年代后相继在武汉市、广东省及上海市等编制了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的有关法规,并已编制了国家行业标准的有关法规。但我国贯彻执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所形成的开放大市场和与国际接轨的外向型运作,使我国的基坑工程领域的发展形成了东西方模式并存的独特格局,而在技术进步和发展上,又存在着地域上的不平衡。

基坑支护技术在我国相对较年轻,无论是设计计算,还是施工监控等方面都处在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中。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高潮的兴起,许多城市新建和进行改建、扩建,特别是近年在沿海开放城市中高层建筑的大量兴建或地下空间的逐渐开发和利用,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技术的开发和实践,形成了近年国内岩土工程建设项目的热点。多种形式的围护结构,如排桩挡土、排桩与水泥土复合围护、水泥土搅拌桩支挡、引进的SMW工法以及地下连续墙等,已经逐步打破了以前单一的板桩(钢板桩、混凝土板桩等)围护的模式而形成了多样化格局,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技术发展与更新的势头。

2.2国外基坑工程的发展现状

深基坑工程在国外称为”深开挖工程”(Deep Excavation),这比称之为”深基坑”更合适。因为为了设置建筑物的地下室需开挖深基坑,这只是深基坑开挖的一种类型。深开挖还包括为了埋设各种地下设施而必须进行的深层开挖。

基坑工程是一项古老的工程技术,又是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纵观古今,博览中外,作为基坑工程主要内容的工程地质以及岩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虽说作为#8212;门单项学科是近六七十年间的事,但它作为一项工程技术早已不自今日始。20世纪20年代,K.Terzaghi的《土力学》和《工程地质学》的先后问世,标志着本学科走向系统和成型,带动了各国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对本门学科和技术的各个方面的探索、深入与提高。20世纪40年代 Terzaghi 和 Peck 等人就提出了预估挖土方稳定程度和支撑荷载大小的总应力法。这一理论原理一直沿用至今,只不过有了许多改进和修正。50年代 Bjerrum 和 Eide 给出了分析深基坑底板隆起的方法。60年代开始在奥斯陆和墨西哥城软黏土深基坑中使用了仪器进行监测,此后的大量实测资料提高了预测的准确性,并从70年代起产生了相应的指导开挖的法规。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愈益要求开发三维城市空间。目前各类用途的地下空间已在世界各大城市中得到开发利用,诸如高层建筑多层地下室、地下铁道及地下车站、地下停车库、地下街道、地下商场、地下医院、地下仓库、地下民防工事以及多种地下民用和工业设施等。国外著名的地下工程有法国巴黎中央商场、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土木工程系的办公大楼和实验室、日本东京八重洲地下街等。

目前,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推动了岩土工程界的发展(其中深基坑工程也不例外),各种新的设计计算理论和先进的测试技术不断地被用到建筑基坑工程中,室内外的调查和测试正在实现着半自动化和自动化,有效地减轻了劳动,提高了效率;岩土工程中非线性计算和数值分析方法得以具体操作和实现,促进了岩土工程关系和计算从线性向非线性这一质变的过渡;而岩土工程监测技术(包括测试手段、方法与工具)的进步,加速了基坑工程中信息化施工的推行,反过来又迅速提高了人们对基坑工程设计方法和理论的认识,建筑基坑工程的设计原则正从强度破坏极限状态向着变形极限状态控制发展。目前有一部分内容正试行向着概率极限状态(可靠性设计方法)控制的新的方向发展,以便尽早与已经按照可靠性原则进行设计的上部结构设计方法相匹配。近年来,大、重型机械制造技术,特别是美国、日本及欧洲发达国家的大功率、强动力施工机械和大型静动态测试仪器的问世,更加推动了基坑工程理论与技术的迅速发展;而在法国、意大利、日本等国家率先使用的新的基础施工法(如SMW工法等)的相继问世,又极大地发展了软土开挖与围护的技术。

2.3深基坑工程支护结构分析方法发展

基坑工程支护结构分析常用方法可分为传统分析方法与数值分析方法,传统分析方法主要有平衡法、自由端法、等值梁法、塑性铰法、三肩帮男法、弹性法、弹塑性法、等值梁法、弹性地基梁法等,数值方法主要包含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等。由于在理论上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传统的古典分析方法与解析方法现在已经应用得很少。目前常用弹性地基梁法、基于弹性地基梁法的数值方法和考虑土与结构共同作用的连续介质数值方法。弹性地基梁法和基于弹性地基梁法的数值分析方法的关键是计算水土压力和确定地基土的水平抗力。水土压力计算涉及水土合算与水土分算、地下水渗流、开挖中土压力重分布、时间效应的影响等问题。连续介质数值方法考虑土与结构的共同作用,能模拟土体变形特性、复杂开挖过程和边界条件等,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在基坑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众多学者通过建立了模拟基坑开挖的平面有限元模型,利用分析结果指导了工程设计与施工。

3 基坑支护的类型

3.1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是基础工程在地面上采用一种挖槽机械,沿着深开挖工程的周边轴线,在泥浆护壁条件下,开挖出一条狭长的深槽,清槽后,在槽内吊放钢筋笼,然后用导管法灌筑水下混凝土筑成一个单元槽段,如此逐段进行,在地下筑成一道连续的钢筋混凝土墙壁,作为截水、防渗、承重、挡水结构。本法特点是:施工振动小,墙体刚度大,整体性好,施工速度快,可省土石方,可用于密集建筑群中建造深基坑支护及进行逆作法施工,可用于各种地质条件下,包括砂性土层、粒径50mm以下的砂砾层中施工等。适用于建造建筑物的地下室、地下商场、停车场、地下油库、挡土墙、高层建筑的深基础、逆作法施工围护结构,工业建筑的深池、坑;竖井等。

(1)适用范围

地下连续墙施工震动小、噪声低,墙体刚度大,防渗性能好,对周围地基无扰动,可以组成具有很大承载力的任意多边形连续墙代替桩基础、沉井基础或沉箱基础。对土壤的适应范围很广,在软弱的冲积层、中硬地层、密实的砂砾层以及岩石的地基中都可施工。初期用于坝体防渗,水库地下截流,后发展为挡土墙、地下结构的一部分或全部。房屋的深层地下室、地下停车场、地下街、地下铁道、地下仓库、矿井等均可应用。

(2)优点

地下连续墙之所以能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和其具有的优点是分不开的,地下连续墙具有以下一些优点:

① 施工时振动小,噪音低,非常适于在城市施工。

② 墙体刚度大,用于基坑开挖时,可承受很大的土压力,极少发生地基沉降或塌方事故,已经成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挡土结构。

③ 防渗性能好,由于墙体接头形式和施工方法的改进,使地下连续墙几乎不透水。

④适用于多种地基条件。地下连续墙对地基的适用范围很广,从软弱的冲积地层到中硬的地层、密实的砂砾层,各种软岩和硬岩等所有的地基都可以建造地下连续墙。

⑤ 可用作刚性基础。目前地下连续墙不再单纯作为防渗防水、深基坑围护墙,而且越来越多地用地下连续墙代替桩基础、沉井或沉箱基础,承受更大荷载。

⑥用地下连续墙作为土坝、尾矿坝和水闸等水工建筑物的垂直防渗结构,是非常安全和经济的。

⑦ 占地少,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红线以内有限的地面和空间,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⑧ 工效高、工期短、质量可靠、经济效益高。

(3)缺点

① 在一些特殊的地质条件下(如很软的淤泥质土,含漂石的冲积层和超硬岩石等),施工难度很大。

② 如果施工方法不当或施工地质条件特殊,可能出现相邻墙段不能对齐和漏水的问题。

③ 地下连续墙如果用作临时的挡土结构,比其它方法所用的费用要高些。

④ 在城市施工时,废泥浆的处理比较麻烦。

3.2土钉墙支护

土钉是一种原为加固土的技术,在土体内放置一定长度和分布密度的土钉体,与土共同作用,形成土钉墙复合体,提高土体的整体刚度,弥补土体抗拉和抗剪强度低的弱点,有效地保证边坡稳定。通过相互作用,土体自身结构强度的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并改变了边坡的变形和破坏形状,显著提高了整体稳定性。

(1)土钉墙的适用范围:

适用与地下水位低于土坡开挖段或通过降水使地下水位低于开挖土层的的杂填土、黏性土、粉质黏土、黄土及弱胶结的砂土边坡;不适用于淤泥质土、含水丰富的粉细砂、中细砂及含水较为丰富的中粗砂、砾砂和卵石层。

(2)优点

① 形成土钉复合体、显著提高边坡整体稳定性和承受边坡超载的能力。

② 施工设备简单,由于钉长一般比锚杆的长度小的多,不加预应力所以设备简单。

③ 随基坑开挖逐层分段开挖作业,不占或少占单独作业时间,施工效率高,占用周期短。

④ 施工不需单独占用场地,对现场狭小,放坡困难,有相邻建筑物时显示其优越性。

⑤ 土钉墙成本费较其他支护结构显著降低。

⑥ 施工噪音、振动小,不影响环境。

⑦ 土钉墙本身变形很小,对相邻建筑物影响不大。

(3)土钉墙支护的缺点

①对于一级基坑工程不适合。

②在其达到设计强度之前,土方边坡不能够保持稳定。

③在软土中不应单独采用土钉支护。

3.3排桩式支护

排桩支护结构,主要用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钢板桩和预制钢筋混凝土板桩为主要受力构件,排桩支护结构需要设置专门的防渗与止水结构。排桩可以是桩与桩连接起来,或用挡土板设置与钢板桩及钢筋混凝土板桩之间形成的围护结构。为保证结构的稳定和具有一定的刚度,可设置内支撑或锚杆。排桩支护结构可分为柱列式排桩支护(当边坡土质较好,地下水位地,可利用土拱作用,以钻孔灌注桩或挖孔桩支挡土体).连续排桩支护。

钻孔灌注桩包括人工挖孔灌注桩、机械钻(冲)孔灌注桩和沉管灌注桩等。钻孔灌注桩是桩排式中应用最多的一种布置形式,主要起挡土等作用,在我国应用广泛。由于钻孔灌注桩挡墙多为间隔式排列,止水效果差,其主要适用于软土、一般粘性土、砂土、地下水位较深、土质较好地区,在砂烁层和卵石中不宜采用当在地下水位高地区使用钻孔灌注桩时需要另作挡水帷幕。

钻孔灌注桩支护墙体的特点有:

①施工时无振动、无噪音等环境公害,无挤土现象,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②墙身强度高,刚度大,支护稳定性好,变形小;

③当工程桩也为灌注桩时,可以同步施工,从而施工有利于组织、方便、工期短;

④桩间缝隙易造成水土流失,特别时在高水位软粘土质地区,需根据工程条件采取注浆、水泥搅拌桩、旋喷桩等施工措施以解决挡水问题;

⑤适用于软粘土质和砂土地区,但是在砂砾层和卵石中施工困难应该慎用;

⑥桩与桩之间主要通过桩顶冠梁和围檩连成整体,因而相对整体性较差,当在重要地区,特殊工程及开挖深度很大的基坑中应用时需要特别慎重。

3.4钢板桩支护

在我国使用钢板桩支护的时间是比较长而且比较简单,它的主要形式是有U、H、Z 型和直线型、组合型、冷压薄板型等形式,常常是结合外拉锚垫板或内支撑型钢来构成的围护支护。钢板桩支护除了强耐久性、而且钢板还具有重复使用、工期较短且简单等优点,而此支护的短处在于投入的资金较大,没有挡水和阻隔微小土粒的作用,而且对于地下水水位较高的地区需要做隔水措施,支护刚度低和开挖之后的变形较大。使用此支护前也该慎重考虑。

(1)适用范围:

由于钢板桩施工可能会对相邻基础产生一定的扰动,并且施工时产生噪声较大,因此不适宜在人口密集、建筑密度很大、环境保护要求较高的的地区。另外钢板桩本身柔性较大,如果设置不当,其变形会很大,所以基坑支护深度不宜大于 7m,适合于软土、淤泥质土以及地下水多地区,易于施工,难于打入密砂及硬粘土中。在使用板桩支护时,为了保证板状支护的耐久性,必须采取金属结构防腐措施。一般在水位变化地区更应注意防腐。打桩前在钢板桩上涂沥青或其他防腐材料,钢锚杆可以涂沥青防腐。

(2)钢板桩特点

①钢板桩一次性投入大。

②可以拔出,重复使用,仅出摊销费,因此费用较少,但是如果拔不出或者不拔,则造成很大浪费。

③打桩时易于倾斜,要使全部钢板桩无误的封闭合拢。

④钢板桩刚度较其他桩的刚度小。

⑤锤击钢板桩有噪音、振动,扰民。

3.5 高压旋喷桩支护

高压旋喷桩,是以高压旋转的喷嘴将水泥浆喷入土层与土体混合,形成连续搭接的水泥加固体。高压喷射注浆法所形成的固结体形状与喷射流的方向有关。一般分为旋喷法、定喷法、摆喷法。旋喷法施工时,喷嘴一面喷射一面旋转提升,与周围土体形成复合地基,主要用于加固地基,提高地基的抗剪强度、改善土的变形性质。定喷法喷射方向固定不变,摆喷法喷射方向呈较小角度来回摆。

(1)适用范围

高压喷射注浆法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流塑、软塑或可塑黏性土、粉土、砂土、黄土、素填土和碎石土等地基。当土中含有较多的大粒径块石、坚硬黏性土、含大量植物根茎或有过多的有机质时,对淤泥和泥炭土以及已有建筑物的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加固,应根据现场试验结果确定其适用程度。应通过高压喷射注浆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和技术参数。高压喷射注浆法,对基岩和碎石土中的卵石、块石、漂石呈骨架结构的地层,地下水流速过大和已涌水的地基工程,地下水具有侵蚀性,应慎重使用。高压喷射注浆法可用于既有建筑和新建建筑的地基加固处理、深基坑止水帷幕、边坡挡土或挡水、基坑底部加固、防止管涌与隆起、地下大口径管道围封与加固、地铁工程的土层加固或防水、水库大坝、海堤、江河堤防、坝体坝基防渗加固、构筑地下水库截渗坝等工程。

(2)旋喷桩的优点

①形成复合地基,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少建筑物沉降。对于整治既有建筑物和不均匀沉降托换有一定的效果。

②基坑开挖时保护临近建筑物或路基,防止基坑底部隆起,地下管道、涵洞坑道、隘道的护拱。

③增大土的摩擦力和粘聚力,防止小型塌方滑坡。

④防止路基冻胀,整治路基翻浆。

⑤减少设备基础振动,防止饱和砂土液化。

⑥防渗帷幕,防止涌砂冒水;地下井巷防渗帷幕;地下连续墙补缺,支护排桩间防渗。

⑦施工设备简单,施工简单

3.6深层搅拌水泥桩支护
深层搅拌水泥围护墙是用深层搅拌机,以水泥作为原材料,因为水泥具有固化作用,然后用软土剂和水泥浆均匀搅拌,最后形成塔接式的水泥土柱状和挡墙状,此支护除了可以挡土和止水,还可以降低污染,防止振动,并且无噪音,但美中不足的是此支护长度过大,厚度也大而且只能用于红线方位及其邻近的环境,尤其注意对周边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1)适用范围:

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黏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散沙土等地质。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 30%或者地下水的 pH 小于 4 时不宜采用。水泥土搅拌法用于处理泥炭土、有机质土、地下水具有腐蚀性以及无工程经验的地区时,必须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

(2)深层搅拌桩支护优点:

①在桩体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原土、水泥用量相比较少;

②对地基土无侧向挤压作用,对近围已有建筑物的影响小;

③设计比较灵活,可以合理地选择固化剂,根据设计要求桩身强度可以通过重复喷浆来实现,这一特点是其它桩型不具备的;

④施工无噪音、无振动、无污染,可以在城区内及密集建筑群中施工;

⑤加固后的土体重度基本不变,对软弱下卧层不致产生附加沉降;

⑥造价低、工期短、效果比较好;

⑦用作临时性支护结构,可既挡土又截水,因此,应用广泛。

3.7喷锚支护

喷锚支护指的是借高压喷射水泥混凝土和打入岩层中的金属锚杆的联合作用(根据地质情况也可分别单独采用)加固岩层,分为临时性支护结构和永久性支护结构。喷混凝土可以作为洞室围岩的初期支护,也可以作为永久性支护。喷锚支护是使锚杆、混凝土喷层和围岩形成共同作用的体系,防止岩体松动、分离。把一定厚度的围岩转变成自承拱,有效地稳定围岩。当岩体比较破碎时,还可以利用丝网拉挡锚杆之间的小岩块,增强混凝土喷层,辅助喷锚支护。

喷锚支护的作用原理是在洞室开挖后, 支护及时,与围岩密贴,柔性好,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它能侵入围岩裂隙,封闭节理,加固结构面和层面,提高围岩的整体性和自承能力,抑制变形的发展。在支护与围岩的共同工作中,有效地控制和调整围岩应力的重分布,避免围岩松动和坍塌,加强围岩的稳定性。它不像传统的模筑混凝土衬砌那样,只是在洞室开挖后被动地承受围岩压力,而是主动地加固围岩。对喷锚支护作用原理的研究还不完善,有待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3.8 SMW工法

亦称劲性水泥土搅拌桩法,即在水泥土桩内插入H型钢等(多数为H型钢,亦有插入拉伸式钢板桩、钢管等) ,将承受荷载与防渗挡水结合起来,使之成为同时具有受力与抗渗两种功能的支护结构的围护墙。

优势:施工时基本无噪声,对周围环境影响小;结构强度可靠,凡是适合应用水泥土搅拌桩的场合都可使用;挡水防渗性能好,不必另设挡水帷幕;可以配合多道支撑应用于较深的基坑;此工法在一定条件下可代替作为地下围护的地下连续墙,在费用上如果能够采取一定施工措施成功回收H 型钢等受拉材料,则大大低于地下连续墙,因而具有较大发展前景。

适用:可在粘性土、粉土、砂土、砂砾土等土层中应用。

4 基坑主要支撑方法、技术类型

深基坑的支护体系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围护墙,还有是内支撑或者土层锚杆。作用在挡墙上的水、土压力可以由内支撑有效地传递和平衡,也可以由坑外设置的土锚维持平衡,它们可以减少支护结构位移。为施工需要而构筑的深基坑各类支撑系统,既要轻巧又需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以保证施工的安全、经济和方便,因此支撑结构的设计是目前施工方案设计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内支撑可以直接平衡两端围护墙上所受到的侧压力,结构简单,受力明确。土锚设置在围护墙的背后,为挖土、结构施工创造了空间,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在软土地区,特别是在建筑密集的城市中,应用比较多的还是支撑。

在深基坑的支护结构中,常用的支撑系统按其材料分可以有钢管支撑、型钢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钢和钢筋混凝土组合支撑等种类;按其受力形式分可以有单跨压杆式支撑,多跨压杆式支撑,双向多跨压杆支撑,水平桁架相结合的支撑,斜撑等类型。

这些支撑系统在实践中有各自的特点和不足之处,以其材料种类分析。钢支撑便于安装和拆除,材料消耗量小,可以施加预紧力以合理控制基坑变形,钢支撑架设速度较快,有利于缩短工期。但是钢支撑系统的整体刚度较弱,由于要在两个方向上施加预紧力,所以纵横杆之间的联结始终处于铰接状态。

钢筋混凝土支撑结构的整体刚度好,变形小,安全可靠,施工制作时间长于钢支撑,但拆除工作比较繁重,材料回收利用率低,钢筋混凝土支撑因其现场浇筑的可行性和高可靠度而在目前国内被广泛的使用。

土层锚杆是一种新型的受拉杆件,它的一端与结构物或挡土墙联结,另一端锚固在地基的土层或岩层中,以承受结构物的上托力、拉拔力、倾侧力或挡土墙的土压力、水压力,是利用地层的锚固力维持结构物的稳定。拉锚的优点是在基坑内部施工时,开挖土方与支撑互不干扰,便于施工,施工时噪音和振动均小,锚杆可采用预应力,以控制结构的变形。

锚固方法以钻孔灌浆为主,受拉杆件有粗钢筋、高强钢丝束和钢绞线等不同类型。 锚杆支护体系由挡土构筑物,腰粱及托架、锚杆三个部分所组成,以保证施工期间边坡的稳定与安全。

锚杆长度应为锚固段、自由段的长度之和,并应满足下列要求:

(1)锚杆自由段长度按外锚头到潜在滑裂面的长度计算,预应力锚杆自由段长度 应不小于 5m,且应超过潜在滑裂面 1.5m。

(2)锚杆锚固段长度应按规定进行计算,并取其中大值,同时土层锚杆的锚固 段长度不应小于 4m,且不宜大于 10m;岩石锚杆的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 3m,且不宜大于和 6.5m 或 8m(对预应力锚索);位于软质岩中的预应力锚索,可根据地区经验确定 最大锚固长度。当计算锚固段长度超过上述数值时,应采取改善锚固段岩体质量、改变锚头构造或扩大锚固段直径等技术措施,提高锚固力。

现在大城市的高层建筑基坑具有深、大的特点,挖深一般在 15~20m 之间,宽度与长度达 100m以上。基坑附近多有建筑物、道路和管线,施工场地拥挤,在环境安全上又有很高的要求,所以过去对基坑支护结构的选型比较单一,基本上均采用柱列式灌注桩挡墙或地下连续墙作为围护结构,当用明挖法施工照例采用多道支撑(多道内支撑或多道背拉锚杆)。其他的支护型式如国内外广为应用的钢板桩挡墙或桩板(分离式工字钢加衬板)挡墙由于刚度较弱、易透水以及打桩振动和挤土效应对城市环境的危害,已很少用于建筑深基坑中。近年来兴起的土钉支护尤其是复合土钉支护,在合适的地质条件下已成为建筑深基坑的选型,而且逆作法施工在国内也已日趋成熟。

5 深基坑的降、止水

水是导致基坑工程事欲的主要因素,许多基坑工程事故都是由于水的原因而造成的。因此,在基坑开挖过程中,为了防止管涌、流砂、坑底隆起以及与地下水有关的坑外地层过度变形,必须做好对地下水的控制。

基坑降水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基坑降水系统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①确定降水井的布置、井数、井深、井距、井径、单井出水量;

②疏干井和减压井过滤管的构造设计;

③人工滤层的设置要求;

④排水管路系统。

(2)验算坑底土层的渗流稳定性及抗承压水突涌的稳定性;

(3)计算基坑降水域内各典型部位的最终稳定水位及水位降深随时间的变化;

(4)计算降水引起的对临近建、构筑物及地下设施产牛的沉降;

(5)回灌井的设置及回灌系统设计;

(6)渗流作用对支护结构内力及变形的影响;

(7)降水施工、运营、基坑安全监测要求,除对周边环境的监测外,还应包括对水位和水中微颗粒含景的监测要求。

5.1常见的深基坑降水方法

基坑工程降水采用的技术方法,可根据降水深度、含水层岩性和渗透性,按表 5-1确定。

表 5-1 各类井点的使用范围

井点类型

土层渗透系数

(cm/s)

降低水位深度(m)

适用土层种类

单级轻型

井点

10-3~10-6

3~6

粉砂、砂质粉土、粘质粉土、

含薄层粉砂层的粉质粘土

多级轻型

井点

10-3~10-6

6~9(由井点级数确定)

粉砂、砂质粉土、粘质粉土、

含薄层粉砂层的粉质粘土

喷射井点

10-3~10-6

8~20

粉砂。砂质粉土、粘质粉土、 粉质粘土、含薄层粉砂层的淤

泥质粉质粘土

电渗井点

≤10-6

根据阴极井点确定

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土

管井井点

≥10-4

3~5

各种砂土、砂质粉土

深井井点

≥10-4

≥5 或降低深部地层承

压水头

各种砂土、砂质粉土

真空深井

10-3~10-7

≥5

砂质粉土、粘质粉土、粉质粘

土、淤泥质粉质粘土、淤泥质

井点

粘土

明沟排水是在基坑内设置排水明沟或渗渠和集水井,使进入基坑内的地下水沿排水沟渠流入井中,然后用水泵将水抽出基坑外的降水方法。明沟排水一般适用于土层较密实,坑壁较稳定,基坑较浅,降水深度不大,坑底不会产生流砂和管涌等的降水工程。

在地下水位以下施工基坑工程时,通常采用井点(垂直和水平井点)降水法来降低地下水位。垂直井点常沿基坑四周外围布设,水平井点则可穿越基坑四周和底部,井点深度大于要求的降水深度,通过井点抽水或引渗来降低地下水位,实现基坑外的暗降,保证基坑工程的施工。经井点降水后,能有效地截住地下渗流,降低地下水位,克服基坑的流砂和管涌现象,防止边坡和基坑底面的破坏;减少侧土压力,增加挖掘边坡的稳定性,有利于边坡的支护和施工;防止基底隆起和破坏,加速地基土的固结作用;有利于提高工程质量,加快施工进度及保证施工安全。

5.2止水帷幕

采用防水帷幕,用来阻止或限制地下水渗流到基坑中去。采用防水帷幕后,有时还需要在帷幕内或外面降水。常用的防渗帷幕有以下三种:

(1)水泥土搅拌桩连续搭接的水泥土搅拌桩,是一种最常用的防渗止水结构。水泥土挡墙可以同时起到挡土和止水作用。在钻孔桩排桩挡土时,可以用水泥土搅拌桩止水。

(2)地下连续墙一般能达到自防渗,不会产生渗漏情况。地下连续墙的防渗薄弱点是墙短间的接头部位,在防渗要求较高时,可在墙段接头处的坑外增设注浆防渗。

(3)水泥和化学灌浆帷幕在透水的土层内,沿基坑喷射水泥化学浆以填充土的孔隙,灌浆孔一个紧靠以形成连续防水帷幕。

5.3常见的深基坑止水方法

深基坑止水采用防水帷幕,用来阻止或限制地下水渗流到基坑中去。采用防水帷幕后,有时还需要在帷幕内或外面降水。常用的防渗帷幕有以下三种:

(1)水泥土搅拌桩连续搭接的水泥土搅拌桩,是一种最常用的防渗止水结构。水泥土挡墙可以同时起到挡土和止水作用。在钻孔桩排桩挡土时,可以用水泥土搅拌桩止水。

(2)地下连续墙一般能达到自防渗,不会产生渗漏情况。地下连续墙的防渗薄弱点是墙段间的接头部位,在防渗要求较高时,可在墙段接头处的坑外增设注浆防渗。

(3)水泥和化学灌浆帷幕在透水的土层内,沿基坑喷射水泥化学浆以填充土的孔隙,灌浆孔一个紧靠以形成连续防水帷幕。

5.4基坑开挖

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和周围建筑物的安全,基坑开挖时的注意事项:

(1)基坑开挖应根据支护结构设计降排水要求确定开挖方案;

(2)基坑边界周围地面应设排水沟且应避免漏水渗水进入;

(3)坑内放坡开挖时应对坡顶坡面坡脚采取降排水措施;

(4)基坑周边严禁超堆荷载;

(5)软土基坑必须分层均衡开挖层高不宜超过1m;

(6)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或扰动基底原状土;

(7) 发生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挖土并应立即查清原因和采取措施方能继续挖土;

(8)开挖至坑底标高后坑底应及时满封闭并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9)地下结构工程施工过程中应及时进行夯实回填土施工。

6 深基坑工程的现场监测

现场监测是深基坑工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施工过程中跟踪施工活动,对坑周地层位移和附近建筑物、地下管道等保护对象及受力情况进行量测,通过所取得的数据与预测值或计算值的比较,能可靠地反映工程施工所造成的影响,能较准确地以量的形式反映这种影响的程度。在地下工程中,由于地质条件、荷载条件、材料性质、施工条件和外界其他因素的复杂影响,很难单纯从理论上预测工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而且理论预测值还不能全面而准确地反映工程的各种变化,所以,在理论分析指导下有计划地进行现场监测十分必要。对于实践较多的一般工程,可借助于以往的经验,根据工程地质勘察资料和室内土工试验参数进行设计和施工,而对于较为复杂的大中型工程或者环境要求严格的项目,就必须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制定和实施监测计划。

深基坑监测的主要项目包括:

(1)地表、地下管线、建筑物等沉降

(2)地表、地下管线、建筑物等水平位移

(3)深层土体水平位移和分层沉降

(4)孔隙水压力

(5)地下水位

(6)支护结构内力

(7)支撑轴力

(8)锚杆拉力

(9)土压力

参考文献

[1] JGJ120-201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S].

[2] GB50330-200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S].

[3] 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

[4]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S].

[5] 高大钊,孙钧.深基坑工程.第二版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6] 陈忠汉等主编.深基坑工程 [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7] 刘建航,候学渊编著.基坑工程手册 [M].北京: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8] 白玉华编著.工程水文地质学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9] 余志成、施文华编著.深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

[10] 赵锡宏等编著.高层建筑深基坑围护工程实践与分析 [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6.

[11] 袁聚云,李镜培等编著.土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8212;#8212;岩土工程分册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1999 .

[12] 黄强.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技术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13] 陈国兴,樊良本等编著.基础工程学 [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

[14] 刘俊岩编著.深基坑工程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15] 王建党等.深基坑土钉支护抗拔机理[J].东北大学学报,1999,20(1).

[16] 袁灿勤,王旭东.岩土工程勘察[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3 年.

[17] 熊智彪主编.建筑基坑支护.第二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年.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1 工程概况

宁波银行苏州分行场地地处苏州工业园区南施街与旺墩路交叉口西南侧,西侧为河道,北侧为旺敦路,东侧为苏州工业园区DK20090256号地块。拟建建筑物由16层办公楼、2层裙房及整体2层地下室组成。总建筑面积约7.16万m2,其中地上约5.00万m2,地下约21600m2。基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呈长方形,南北最长处约160m,东西最宽处约74m,基坑周长约460m,挖深为9.6m。

拟建场地地貌单元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场地基坑设计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为填土、粉质粘土和粉质粘土夹粉土,基坑周围环境较复杂。地下水类型为潜水和微承压水。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拟在苏州工业园区旺敦路南侧、南施街西侧新建宁波银行苏州分行大厦。拟建建筑物由15层办公楼及裙房、纯地下车库组成。拟建建筑物的基本情况详见表1-1。

表1-1 拟建建筑物情况一览表

建筑物

柱网

(m)

层数

建筑物高度(m)

结构

单柱最大荷载标准值(KN)

基础

形式

地下室

主楼

8.4#215;8.4

15

69.85

框架 核心筒

27000

桩筏基础

2F

裙楼

8.4#215;10.9

3

19.65

框架结构

8000

桩筏基础

2F

地下室

10.9#215;10.9

2

框架结构

桩筏基础

基坑周边环境:基坑距北侧旺敦路约15m,距东侧南施街约15m,南侧、西侧为荒地。

2 工程地质条件

2.1场地历史及现状

拟建场地属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区,场地地处苏州工业园区南施街与旺墩路交叉口西南侧,西侧为河道,北侧为旺敦路,东侧为苏州工业园区DK20090256号地块。场地现为绿化用地,场地内有一水塘,地面标高一般在1.77~3.19m左右,塘水面标高为1.93m。

2.2地层分布规律及工程性质

本次勘察揭示的95.45m以浅各土层由第四系全新统(Q4)至中更新世(Q2)沉积物组成,按其成因及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可分为16个工程地质层,21个工程地质亚层,自上而下分别描述如下:

1淤泥:灰色、灰黑色,流塑,含少量腐植物。场地塘内及其边坡地段分布。层厚0.20~1.30m。属极高压缩性土,工程特性极差。

2素填土:灰黄色,松软,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植物根系及少量碎石、砖块等。场地内除明塘部位缺失外均分布。层厚0.60~2.60m,属高压缩性土,工程特性差。

3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灰黑色,流塑,含有机质成分。场地内C18孔部位分布。层厚1.20~2.20m。属极高压缩性土,工程特性极差。

②粉质粘土:灰色,软~流塑。夹淤泥,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层厚0.30~2.10m,层顶标高-0.87~0.79m。场地内除C18孔部位及明塘部位缺失或变薄外均有分布。属中高压缩性土,工程特性偏差。

1粉质粘土:青灰色,可塑为主,局部软塑,夹灰绿色条纹,底部粉粒含量高。稍有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层厚0.60~2.50m,层顶标高-1.81~-0.34m。场地内均有分布,属中等压缩性土,工程特性中等。

2粉质粘土夹粉土:青灰色,软塑。粉土与粉质粘土呈互层状分布,局部为粉土。稍有光泽,摇振反应无~缓慢,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层厚1.80~3.60m,层顶标高-3.31~-2.20m。属中等压缩性土,工程特性一般。

1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夹少量粉土薄层,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层厚1.90~3.70m,层顶标高-6.55~-4.58m。场地内均有分布,属中等压缩性土,工程特性一般。

2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软流塑,夹较多粉土薄层,粉粒含量较高,稍有光泽,摇振反应缓慢。层厚2.90~4.60m,层顶标高-9.24~-7.65m。场地内均有分布,属中等压缩性土,工程特性一般。

3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夹少量薄层状粉土,稍有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层厚5.80~8.50m,层顶标高-13.07~-11.81m,场地内均有分布。属中等压缩性土,工程特性一般。

⑤粘土:暗绿~灰绿色,可~硬塑,含铁锰质结核,均质致密,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层厚2.40~4.70 m,层顶标高-20.55~-18.37 m。场地内均有分布,属中等压缩性土,工程特性良好。

⑥粉质粘土:灰黄色,可塑,含铁氧质,夹粉土薄层,偶夹钙质僵块(4#215;3#215;2cm3),稍有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层厚3.30~4.60m,层顶标高-23.77~-21.78m。场地内均有分布,属中等压缩性土,工程特性中等。

⑦粉质粘土:灰色,可塑为主。夹薄层粉土,局部稍多,稍有光泽,无摇振反应。层厚1.90~5.40m,层顶标高-27.67~-26.22m。场地内均有分布,属中等压缩性土,工程特性中等。

⑧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夹少量薄层状粉土,稍有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层厚1.30~4.10m,层顶标高-31.52~-29.20m,场地内多有分布。属中等压缩性土,工程特性一般。

2粉质粘土夹粉土:灰色,软塑,夹较多粉土薄层,粉粒含量较高,稍有光泽,摇振反应缓慢~中等。层厚4.70~8.10m,层顶标高-34.92~-31.18m。场地内均有分布,属中等压缩性土,工程特性中等。

⑩粉质粘土:灰色,软塑。局部夹粉土薄层,稍有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层厚8.00~11.60m,层顶标高-40.73~-37.77m。场地内均有分布,属中等压缩性土,工程特性中等。

⑾粉质粘土:灰色,可塑。较均质,局部夹粉土薄层,稍有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层厚3.50~7.60m,层顶标高-50.39~-48.55m。场地内均有分布,属中等压缩性土,工程特性中等。

⑿粉质粘土:灰色,软~可塑。夹粉土薄层,稍有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层厚2.80~5.40m,层顶标高-56.97~-53.52m。场地内均有分布,属中等压缩性土,工程特性中等。

⒀粉质粘土:灰绿色,可~硬塑。较均质,稍有光泽反应,无摇振反应。层厚1.30~4.00m,层顶标高-59.97~-58.42m。场地内均有分布,属中等压缩性土,工程特性较好。

⒁粉质粘土夹粉土:灰绿~灰色,可~软塑,夹较多粉土薄层,粉粒含量较高,稍有光泽,摇振反应缓慢~中等。层厚1.80~4.70m,层顶标高-62.42~-61.27m。场地内均有分布,属中等压缩性土,工程特性中等。

⒂粉砂:灰色,密实,饱和,矿物以石英长石为主,云母次之。层厚9.50~11.30m,层顶标高-66.19~-64.69m,场地内均有分布,属低压缩性土,工程特性良好。

⒃中砂夹细砂:灰色,饱和,密实,矿物成分以长石、石英为主,夹粗砂及砾砂,颗粒分选性中等,级配差。本次勘察未揭穿,最大揭示厚度19.05m,层顶标高-76.97~-75.69m。该土层场地内均有分布,压缩性低,工程性质良好。

3 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水、土腐蚀性评价

3.1区域水文地质概况

据历史资料,苏州市1999年以前最高洪水位为2.49m(1954年),1999年觅渡桥最高洪水位2.56m,1999年枫桥最高洪水位2.68m。根据我院近年来搜集的资料,苏州市历史最高潜水位为2.63m,近3~5年来最高潜水位约2.50m,潜水位的年变幅一般在1~2m,其补给来源主要为大气降水。苏州市历史最高微承压水水位为1.74m,近3~5年最高水位1.60m左右,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表水以及上部潜水,微承压水水位年变幅约0.80m。

3.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3.2.1地表水

苏州市地处江南水网区,属长江流域太湖水系,区内地表水系极其发育,主要有太湖、阳澄湖群及大小规模不等的河渠组成。太湖水域面积2250km2,总蓄水量90亿m3(临界量)。阳澄湖群:主要由阳澄湖、澄湖、漕湖、金鸡湖等组成,湖底较平坦,除阳澄湖最大水深达9.5m外,其余一般在2m左右。湖泊之间河汊通连,构成水力联系密切的群体。主要骨干性的河道有京杭大运河,通连江海,还有外城河沿老城区环城分布。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和太湖排水影响,并受人为控制,常年水位(1985国家高程基准)1.10~1.30m,其年变幅1m左右。据苏州市枫桥水文站观察资料,历史最高洪水位2.63m(1985国家高程基准),最低河水位标高0.01m。

3.2.2地下水

根据现场勘察结果,对基坑开挖影响较大的地下水主要为潜水(含水层为

2素填土层)、微承压水(含水层为④2粉质粘土夹粉土层);潜水层厚度小,水量有限,对基坑工程的影响较小,其主要水文地质参数K值可通过室内试验,结合地区经验确定。根据本场地勘察资料,微承压水含水层④2粉质粘土夹粉土层顶板标高为-8.00m左右,为本次注水试验主要目的层;由于本工程开挖较深(深约13m)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9.50m),会产生管涌、冒砂等现象。

3.2.3潜水

潜水主要赋存于浅部①2素填土层,富水性较差,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及地表水的入渗补给,以大气蒸发为主要排泄方式,随季节不同升降明显。年变幅1~2m,勘察期间测得潜水初见水位标高0.67~0.76m,稳定水位标高0.93~1.06m。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潜水位主要受大气降水影响,一般在4~5月份随着降水量的逐渐增加,水位上升,至丰水期7~8月份出现高值,水位标高1.33~2.63m,此后,降水量减少,水位缓慢下降,至次年1~3月枯水期出现低值,水位标高-0.21~1.35m,潜水位除受降水因素制约外,同时还受微地貌及地表水等因素的影响,一般在河间地段中变幅小,沿河地段变幅大,总体来说,潜水位在一年当中均高于河水位,呈单向排泄于地表水。

3.2.4微承压水

微承压水含水层主要为④2粉质粘土夹粉土层,富水性、透水性一般,属透水土层。

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微承压水水位与潜水位动态特征大致一致,受控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及上部潜水,但变幅较潜水位小,年变幅0.80 m左右,水位高峰值出现在丰水期的7~8月份,标高一般在1.40~1.74 m,低峰值出现在枯水期,标高在0.62 m左右。注水试验期间实测微承压稳定水位标高在1.12~1.36m 间,由于受南侧场地”浦发银行”桩基施工的影响,W2孔水位标高高于W1孔水位标高24cm。

4 基坑开挖与支护

拟建办公楼及裙楼基坑开挖面积、深度大,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第3.1.3条。经综合确定,基坑侧壁安全等级为一级。

根据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开挖深度内的土层自上而下依次为①1淤泥、①2素填土、②粉质粘土、③1粉质粘土、③2粉质粘土夹粉土、④1粉质粘土、④2粉质粘土夹粉土,土的类型为中软土。其中①1淤泥、①2素填土,土层软弱,自立性差,基坑开挖时,易产生侧向流动而导致开挖面失稳。另外由于拟建场地北侧为已建旺敦路(15m)、道路南侧分布各种管线,距南侧浦发银行、426地块金融中心约10m(已进行桩基施工),场地西侧距河道约15m(驳岸已修筑),受现场条件限制,不宜采用大面积放坡开挖,应采取相应的基坑支护措施。

4.1基坑支护方案

根据《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第3.1.3条,本基坑工程的支护结构形式可采用排桩(钻孔桩) 止水帷幕 内支撑或采用SMW工法等方法,支护结构嵌固深度宜根据实际开挖深度、结合地层特征按相关规范要求确定,并应满足基坑稳定性的要求。

本工程基坑宜根据场地地质条件结合全场地工程进度安排进行方案设计和论证,并应进行经济和安全性评价,基坑开挖前宜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和论证。基坑开挖时应均衡卸载,且基坑周边严禁超荷堆载。基坑开挖过程中,应采取分层均衡开挖,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碰撞支护结构、工程桩,防止扰动基底土而使其强度降低,宜先开挖至设计底标高以上一定厚度,再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开挖至坑底标高后应及时封闭并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4.2基坑降水方案

由于基坑底部为④2粉质粘土夹粉土层,为弱透水层,场地内地下水位较高,基坑开挖前应采取降水措施,可采用周边设置止水帷幕,坑内降水等方法对基坑进行降水,水位宜降至基坑底下1.00m。

4.3基坑抗浮设计水位及抗浮措施

由于建筑物基坑施工期较长,地下水位较高,施工期间和使用期可能遇到台风暴雨,拟建办公楼主楼、裙房、地下车库应采取抗浮措施,可布设抗拔桩,抗浮设计水位根据本地区建筑经验,可参考本地区最高潜水位2.63m及建筑物室外地坪标高等因素后综合确定,一般可取整平后室外地坪标高下0.50m。

4.4基坑开挖的建议

(1)为了保证基坑工程的安全和顺利施工,须进行专门的基坑方案设计及施工组织设计,确保工程质量。在基坑开挖施工前,应收集周边建(构)筑物的详细资料,并制定安全、严密的施工方案。

(2) 挖土前1~2周进行坑内降水疏干,加速土体固结,以增加开挖土体的强度,保证坑内良好的施工条件。

(3) 做到分层均衡开挖,控制开挖深度,每层的开挖深度不宜过大,严禁超挖。尽量避免对基底的扰动,并应对边坡及周边环境进行监测,如支挡结构产生变形及位移时,应停止开挖,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4) 应参照监测数据控制开挖速度,使土体应力逐步释放,有效地控制基坑边坡稳定和工程桩的位移。

(5) 为避免增加坑外的附加荷载,基坑挖出的土方及施工用的设备材料等原则上不准就近堆放在坡顶。

(6) 开挖至坑底标高后,为了避免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坑底应及时满封闭并进行基坑工程施工。由于基坑面积大,宜分区施工。

(7) 地下结构工程施工完成后,侧壁应回填不透水材料并压实。

(8) 发现异常情况后,应立即停止挖土,及时调整设计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确认消除不安全因素后方能重新施工。

5 基坑降水处理

由于基坑底部为④2粉质粘土夹粉土层,为弱透水层,场地内地下水位较高,基坑开挖前应采取降水措施,可采用基坑内井点降水等方法对基坑进行降水,水位宜降至基坑底下1.00m。由于建筑物基坑施工期较长,地下水位较高,施工期间和使用期可能遇到台风暴雨,拟建办公楼主楼、裙房、地下车库应采取抗浮措施,可布设抗拔桩,因拟建办公楼、裙房及纯地下车库均采用桩基础,其抗浮措施均可充分利用工程桩。抗浮设计水位根据本地区建筑经验,可参照本地区最高潜水位2.63m及建筑物室外地坪标高等因素后综合确定。

6 所要完成的计算

6.1土压力计算

6.2抗隆起、倾覆、管涌验算

6.3桩的配筋计算

6.4整体稳定性验算

6.5降水设计

7 基坑监测

本工程基坑挖深13.0m,按《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1.7节,本基坑为一级基坑,按《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 72-2004)基坑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参照《苏州市深基坑专项设计施工方案审查指导意见》(试行)划分基坑等级为一级,基坑监测应按照《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第4.2.1节进行相关监测。

8 设计成果

1、施工说明。 1张(A2)

2、基坑周围环境图。 1张(A2)

3、基坑围护结构平面图。 1张(A2)

4、基坑支撑结构平面图。 1张(A2)

5、支护结构剖面图、节点图。 2张(A2)

6、监测点平面布置图。 1张(A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