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技术的南京市绿地信息提取方法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3 13:23:42
1.1遥感技术研究背景
遥感是以航空航天探测为基础,是在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它根据不同物体对电磁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含义。遥感经过了几十年的迅速发展,它已经广泛应用于资源环境、水文、气象、地质、地貌等领域。由此可见,城市遥感的发展已成为必然。
遥感技术作为一种综合性探测技术[1],其发展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积累过程。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840年到1850年中后期的有记录的地面遥感阶段;1858年到1956年期间是空中遥感摄影的蓬勃阶段;从1957年起,在摄影技术和空间运载工具的的发展下,人类进入了航天遥感阶段,遥感技术随之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取得了重大进步。
遥感技术具有快速、高效、范围大、动态的特点,能迅速有效地提供地表自然过程和现象的宏观信息。研究城市植被类型、分布及结构, 在遥感和 GIS 的支持下对城市植被进行提取、管理、分析和评价, 可以为更科学、准确、及时地对城市植被进行评价与分析提供科学的依据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优化植物群落结构、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供依据, 有助于揭示其动态变化规律,从而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有力的基础数据和决策支持, 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2]。
1.2 城市绿地遥感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城市是人类发展的产物,在社会化进程中,人类不断提升城市的经济、文化、政治等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逐步占据了重要地位。因此,在城市进展中,绿地无疑是人们缓解生态压力、改善人居环境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自然和人文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又是城市环境和居民生活水平的重要标志[3]。完善的生态绿地系统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为城市居民创造舒适而有益的生活环境对于城市的生态绿地监测,常规方法很难及时得到现状的绿地资料,利用遥感方法提取城市绿地信息可以很好地弥补这方面的缺陷[4,5],为城市生态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对于促进城市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近年来,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谋求城市与环境协调发展己成为城市发展的方向。在城市建设中, 从城市的区域环境绿化发展到全局的绿色城市、生态城市的建设, 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已经发展到了很重要的位置。为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 需综合多个学科的理论, 努力探索有限的城市空间应有的绿地总量的合理规模、植被类型的结构、布置形式以及绿化与城市功能、形态布局如何实现藕合等问题[6]。
植被作为地球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分布于地球表层,能够最直接地反映遥感影像信息。其主要的目的是在遥感影像的基础上有效地确定植被的分布、类型、特征、长势等信息,以及对植被的生态物量、作物产量等进行估算[7]。因此,植被研究一直深受国内外科学家及政府所关注。卫星遥感是监测全球植被的有效手段,不受自然、社会等限制,迅速有效获取大范围观测数据资料,为人类提供了监测、量化和研究人类有序活动和气候变化对区域或全球指数变化影响的可能。
1.3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