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介孔金属氧化物的制备与催化性能研究开题报告
2020-05-22 20:57:53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1.1研究背景
1.1.1介孔材料的研究及应用
多孔材料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崭新材料体系,其显著特点是:具有规则排列、大小可调的孔道结构及高的比表面积和大的吸附容量。按照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定义,孔径lt;2nm的多孔材料为微孔材料,gt;50nm的多孔材料为大孔材料,介于2~50nm的多孔材料为介/中孔材料。微孔材料孔径太小,限制了较大分子进入其孔隙或在孔腔内形成的大分子不能快速逸出,从而大大限制了其实际应用范围;对于大孔材料,虽然其孔径尺寸大,但同时存在着孔道形状不规则、尺寸分布过宽等缺点;而介孔材料不仅孔径适中、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壁厚、且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和水热稳定性。在性能上,由于其量子限域效应、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宏观量子隧道效应、以及介电限域效应而体现出许多新的性质,因而在催化分离和吸附等方面以及在光电子学、电磁学、材料学、环境学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石油化工、冶金、金属加工、机械制造、电子、冷冻、医药、真空技术、原子能、农业、环境保护等各领域也有他们的身影,成为国民经济中一种重要的材料[1]。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本实验旨在制备复合介孔金属氧化物、对其催化性能的研究,利用不同的技术,包括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激光拉曼光谱(LRS)和N2吸附脱附(BET)对其物理化学性能进行测定。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用于甲醇制烯烃反应的SAPO-34/ZSM-5复合催化剂的原位水热结晶合成外文翻译资料
- 硫化氢在活体的化学发光探针成像外文翻译资料
- 全色发射型ESIPT荧光团对某些酸及其共轭碱负离子识别的颜色变化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用于成像神经元细胞和海马组织中NMDA受体附近内源性ONOO-的双光子荧光探针外文翻译资料
- 表面功能化的Ui0-66/pebax基超薄复合中控纤维气体分离膜外文翻译资料
- 金属有机框架中的可逆调节对本二酚/醌反应:固态固定化分子开关外文翻译资料
- 二维MXene薄片的尺寸相关物理和电化学性质外文翻译资料
- 将制甲烷的Co催化剂转化为产甲醇的In@Co催化剂外文翻译资料
- MXene分子筛膜用于高效气体分离外文翻译资料
- 模板导向合成具有排列通道和增强药物有效荷载的立方环糊精聚合物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