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系填料增强CF/PTFE复合材料在高速下的摩擦磨损行为文献综述
2020-05-16 20:24:05
1.1 摩擦学的研究意义 摩擦学(Tribology) 是有关摩擦、磨损与润滑科学的总称,研究作相对运动和相互作用的表面上的各种现象(主要是摩擦、磨损和润滑及其相关的现象)产生、变化和发展的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科学和技术。
它既是以自然界中普遍存在的摩擦、磨损和润滑现象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涉及面很广的基础学科,也是以节约资源、能源,保护生态环境,提高人类生命质量为主要研究目标的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学科[1] 。
摩擦学也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产物,从原始时代的砖木取火、远古时用石头磨成工具及武器、古代为碾磨谷物所采用的木轴承,到现代的高速列车及宇航技术,社会文明的进步都伴随着摩擦学的发展,这种自然科学与社会进步统一的学科特征,为不同时代的科学家在摩擦学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挑战,同时也为摩擦学的发展提供了机遇[2] 1.2复合材料的定义 材料一般可以分为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包括水泥、玻璃、晶体等)、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包括塑料、橡胶、合成纤维、涂料等)及复合材料四大类[3]。
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能、不同形态的固相组分材料通过复合手段(在加工成型时可以有一个从液相转变为固相的过程)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材料。
从复合材料的组成与结构分析,其中连续的一相称为基体相,而分散的、被基体包容的一相称为增强相。
增强相与基体相之间的交界面称为复合材料界面,复合材料的各个相在界面上可以物理地分开。
通过在细观结构层次上的深入研究,发现由于复杂的物理和化学的原因,复合材料界面附近的增强相和基体相在复合时,变得具有既不同于基体相又不同于增强相组分本体的复杂结构,同时发现这一结构和形态会对复合材料的宏观性能产生影响,因此界面附近这一个结构与性能发生变化的微区也可作为复合材料的一相称为界面相。
因此,更准确地说,复合材料是由基体相、增强相和界面相这三相组成的[4]。
1.3 PTFE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 1.3.1 PTFE的性质 PTFE为四氟乙烯单体的高结晶聚合物,是一种白色有蜡状感的热塑性塑料[5]。
PTFE分子式为C2F2,是完全对称、无支链的线型高分子,氟原子取代了聚乙烯中的氢原子,由于氟原子的半径(0.064nm)明显大于氢原子的半径(0.028nm),使得碳-碳链由聚乙烯的平面的、充分伸展的曲折构象渐渐扭转到PTFE的螺旋构象。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用于甲醇制烯烃反应的SAPO-34/ZSM-5复合催化剂的原位水热结晶合成外文翻译资料
- 硫化氢在活体的化学发光探针成像外文翻译资料
- 全色发射型ESIPT荧光团对某些酸及其共轭碱负离子识别的颜色变化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用于成像神经元细胞和海马组织中NMDA受体附近内源性ONOO-的双光子荧光探针外文翻译资料
- 表面功能化的Ui0-66/pebax基超薄复合中控纤维气体分离膜外文翻译资料
- 金属有机框架中的可逆调节对本二酚/醌反应:固态固定化分子开关外文翻译资料
- 二维MXene薄片的尺寸相关物理和电化学性质外文翻译资料
- 将制甲烷的Co催化剂转化为产甲醇的In@Co催化剂外文翻译资料
- MXene分子筛膜用于高效气体分离外文翻译资料
- 模板导向合成具有排列通道和增强药物有效荷载的立方环糊精聚合物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