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聚合物膜单体的合成设计文献综述
2020-04-24 11:18:44
文 献 综 述 1自具微孔聚合物膜的发展及应用 1.1 自具微孔聚合物膜的发展 自具微孔聚合物(PIMs)又被称为固有微孔聚合物,是近年来新兴的基于芳香族螺环的有机微孔材料,在气体分离、储氢和催化异构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PIMs是一类无定形的、热稳定的玻璃态聚合物,由于自身含有的梯形骨架和扭曲结构限制聚合物链旋转,促使聚合物形成很大的自由体积并在膜内产生连续的微孔,使其具有非常优异的气体分离性能。
另外,PIMs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热稳定性和成膜性,一经问世就称为气体分离膜的研究热点[1-3]。
最初报道的PIM系列通过具有扭曲中心的四羟基单体和相对较硬的四氟单体(或四氯单体)的缩聚反应来制备。
自从Budd和Mc Keown在2002年首次报道了具有高表面积的新型梯状聚合物,其聚合物的微孔性、吸附性和扩散性就被广泛研究。
通过氮吸附测试可知PIMs微孔具有500-1730m2/g的BET表面积。
在最早报道的PIM-7具有680m2/g的BET表面积。
通过PALS的测量,在6.0-8.0Aring;范围内的微孔可以解释其高的气体渗透性。
在众多PIMs系列中,PIM-1和PIM-7是最早作为膜材料并对膜性能进行测试的材料。
PIM-1和PIM-7显示出非常高的选择性和的渗透性,O2/N2和CO2/CH4的分离性均超过了1991年Robeson上限并接近2008年Robeson上限[4]。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用于甲醇制烯烃反应的SAPO-34/ZSM-5复合催化剂的原位水热结晶合成外文翻译资料
- 硫化氢在活体的化学发光探针成像外文翻译资料
- 全色发射型ESIPT荧光团对某些酸及其共轭碱负离子识别的颜色变化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用于成像神经元细胞和海马组织中NMDA受体附近内源性ONOO-的双光子荧光探针外文翻译资料
- 表面功能化的Ui0-66/pebax基超薄复合中控纤维气体分离膜外文翻译资料
- 金属有机框架中的可逆调节对本二酚/醌反应:固态固定化分子开关外文翻译资料
- 二维MXene薄片的尺寸相关物理和电化学性质外文翻译资料
- 将制甲烷的Co催化剂转化为产甲醇的In@Co催化剂外文翻译资料
- MXene分子筛膜用于高效气体分离外文翻译资料
- 模板导向合成具有排列通道和增强药物有效荷载的立方环糊精聚合物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