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铜含量对MCM-41结构、形貌及催化性能的研究开题报告
2020-04-14 21:37:11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文 献 综 述 1.1 介孔分子筛简介 1.1.1 介孔分子筛的发展 天然沸石(natural zeolites)的发现最早是在1756年,源自于其优异的吸附性能,19世纪时人们认识到天然沸石的微孔特性,并进一步了解其在催化、吸附、离子交换等方面的性能,20世纪40年代通过模仿天然沸石的形成,在水热条件下首次合成出较低硅铝比的沸石分子筛,1992年mobil公司研究人员成功地合成了m41s[1](mobil corporation of matter)系列介孔材料(mcm-41、mcm-48、mcm-50),此后多孔材料尤其是介孔材料得到了飞速发展。
分子筛(molecular sieve)的概念由mcbain在1932年提出。
狭义上讲,分子筛由硅氧四面体或铝氧四面体通过氧桥键相连而形成。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问题: 研究表明介孔材料的结构和形貌对介孔材料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我们研究反应条件对金属掺杂的介孔材料形貌和结构控制具有重大意义。
研究途径: 1.考察不同cu含量(质量分数1%-6%)含量对二氧化硅纳米棒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2考察不同ph(ph=12.9、12、11.5、11)对二氧化硅纳米棒形貌和结构的影响。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用于甲醇制烯烃反应的SAPO-34/ZSM-5复合催化剂的原位水热结晶合成外文翻译资料
- 硫化氢在活体的化学发光探针成像外文翻译资料
- 全色发射型ESIPT荧光团对某些酸及其共轭碱负离子识别的颜色变化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用于成像神经元细胞和海马组织中NMDA受体附近内源性ONOO-的双光子荧光探针外文翻译资料
- 表面功能化的Ui0-66/pebax基超薄复合中控纤维气体分离膜外文翻译资料
- 金属有机框架中的可逆调节对本二酚/醌反应:固态固定化分子开关外文翻译资料
- 二维MXene薄片的尺寸相关物理和电化学性质外文翻译资料
- 将制甲烷的Co催化剂转化为产甲醇的In@Co催化剂外文翻译资料
- MXene分子筛膜用于高效气体分离外文翻译资料
- 模板导向合成具有排列通道和增强药物有效荷载的立方环糊精聚合物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