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膜式磺化反应器模型建立及传质系计算文献综述
2020-04-07 16:22:42
1.1 引言
磺化反应指的是向有机物分子中引入#8212;SO3H基团的反应,硫原子直接与碳原子连接。磺化是一个典型的放热反应,低温磺化时需要冷却,而高温磺化则需要加热保温。它在现代化工领域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合成多种有机产品的重要步骤,在医药、农药、染料、塑料、涂料、洗涤剂及石油等行业中应用较广[1-2]。
1.2 磺化反应器
磺化反应器是SO3磺化装置中的核心设备[3],其综合技术质量(如结构选材制造和组装等)对磺化(硫酸化)产品质量设备使用寿命有很大影响。磺化反应器也有多种形式,有罐组式SO3连续磺化反应器、降膜式磺化反应器和喷射式磺化反应器[4]。其中,降膜式磺化反应器是使用最为普遍的。而对于快速强放热的汽液反应系统而言,降膜反应器也是有效的解决方案。
1.3 降膜式磺化反应器模型的提出
该模型最早是由Johnson和Crynes提出的(1974年)[5]。他们的模型假设SO3吸附发生在气液界面,并在液膜内可以完全混合。因此,我们可以认为,传热传质是由气相阻力控制,在气相中较高的SO3摩尔分数预测会有较高的转化率。此外,假设吸附意味着该模型无法解释液相中存在的未反应的三氧化硫。
Davis等人在1979年提出另一个模型,该模型描述液膜的流体动力学来确定薄膜厚度和速度剖面。他们确定了在液膜中通过层流的微观热平衡方程。他们进行了数值求解该方程,得到一个稳定的解[6]。
Gutierrez等人于1988年报告了使用实验室降膜反应器得到的三氧化硫磺化十二烷基苯的40个新的实验数据。他们还开发了一个数学模型,通过介绍一组参数和调整,以尽量减少从十二烷基苯磺化(DDB)的数据集的偏差。操作条件下所涵盖的范围如下: SO3/DDB摩尔比从1到1.15,SO3/N2摩尔比从0.04至0.12。该模型能够预测反应堆的长度在最初的10%发生在转换到增加。它还假设了传质最初由气相阻力控制,之后由于液体的粘度急剧增加,阻力集中在液相。最后,该模型还可以预测在液相SO3的浓度,这表明它会积聚在气液界面附近,局部的液体组成,几乎100%的十二烷基苯磺酸[7]。
Dabir等人[8](1996)开发了另一个模型,并测试对Gutierrez的数据设定。其目的是解决模型缺乏可移植性。这表明,以目前的技术,缺乏可移植性是不可避免的。他们的模型是根据Johnson和crynes提出的修改Gilliland-Sherwood方程,和用于涡流扩散的Lamourelle-Sandall方程[9],和Henstock-Hanratty[10](1976)提出的相关摩擦因数的计算。Yao和Sylvester(1987)[11]已经指出,这最后的相关性是不可靠的。
其实,无论是怎么样的模型,它们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只是采用了不同的放大途径。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用于甲醇制烯烃反应的SAPO-34/ZSM-5复合催化剂的原位水热结晶合成外文翻译资料
- 硫化氢在活体的化学发光探针成像外文翻译资料
- 全色发射型ESIPT荧光团对某些酸及其共轭碱负离子识别的颜色变化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用于成像神经元细胞和海马组织中NMDA受体附近内源性ONOO-的双光子荧光探针外文翻译资料
- 表面功能化的Ui0-66/pebax基超薄复合中控纤维气体分离膜外文翻译资料
- 金属有机框架中的可逆调节对本二酚/醌反应:固态固定化分子开关外文翻译资料
- 二维MXene薄片的尺寸相关物理和电化学性质外文翻译资料
- 将制甲烷的Co催化剂转化为产甲醇的In@Co催化剂外文翻译资料
- MXene分子筛膜用于高效气体分离外文翻译资料
- 模板导向合成具有排列通道和增强药物有效荷载的立方环糊精聚合物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