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VDF膜的极化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23 20:59:54
由于聚偏氟乙烯(PVDF)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机械性能强以及良好的加工特性,使它已经成为了一种广泛应用于超滤(UF)、微滤(MF)和膜生物反应器(MBR)等膜过程的膜材料[1]。
在这些应用过程中,膜污染常常不可避免,导致了PVDF膜的渗透性能大幅衰减,严重影响其经济性,抑制膜污染是PVDF膜应用中受到关注的核心问题[2,3]。
机械冲洗、高压反冲洗、化学清洗等是减轻膜污染、恢复膜通量的常用手段,但化学清洗对膜材料耐化学腐蚀性要求较高,频繁化学清洗会大大降低分离膜的使用寿命;高压反冲洗、机械冲洗方法对去除膜面滤饼层很有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膜污染,但是对不可逆的膜孔堵塞污染效果有限。
流体力学研究显示,提高膜面流速,在分离膜表面形成湍流,或对膜组件施加影响,使膜组件发生振动,能够降低过滤过程中的膜污染。
PVDF的存在形式可以是晶相或者非晶相,其中,晶相中的β相PVDF晶体具有压电性,在其两侧施加直流电压,PVDF膜在电压的作用下会发生收缩或膨胀;如果将直流电场改成交变电场,膜自身会成为振动源,原位产生高频振动。
研究发现,这种振动能够显著降低膜面污染的发生,使稳定通量提高165~235%[4]。
PVDF膜的原位振动与流体力学协同作用,能在膜过滤过程中强化传质,达到抑制膜污染的目的,压电PVDF膜的构筑是其中的关键。
构筑压电PVDF膜通常有两种途径:一种途径是从常见的α相PVDF膜出发,采用拉伸法、电场极化法、退火法或高能辐照法将非极性的α相晶体转变为极性的β相晶体,然后在强直流电场作用下使β相晶体发生取向重排,获得压电性,这种方法存在条件苛刻、α相到β相转化率不高、破坏膜微结构等问题[7,8]。
另一种途径是在制备PVDF膜时,通过控制结晶过程,使PVDF结晶成为β相,以β相PVDF膜为基础,对其施加直流电场进行取向重排,从而赋予PVDF膜压电性。
由于β相PVDF分子链呈现平面锯齿结构,氟原子和氢原子分别排列在分子链的两侧,只需在较低的直流电压下,使晶体发生取向排列,就可获得更高的压电性能,且对PVDF膜的微结构破坏较轻[5]。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用于甲醇制烯烃反应的SAPO-34/ZSM-5复合催化剂的原位水热结晶合成外文翻译资料
- 硫化氢在活体的化学发光探针成像外文翻译资料
- 全色发射型ESIPT荧光团对某些酸及其共轭碱负离子识别的颜色变化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用于成像神经元细胞和海马组织中NMDA受体附近内源性ONOO-的双光子荧光探针外文翻译资料
- 表面功能化的Ui0-66/pebax基超薄复合中控纤维气体分离膜外文翻译资料
- 金属有机框架中的可逆调节对本二酚/醌反应:固态固定化分子开关外文翻译资料
- 二维MXene薄片的尺寸相关物理和电化学性质外文翻译资料
- 将制甲烷的Co催化剂转化为产甲醇的In@Co催化剂外文翻译资料
- MXene分子筛膜用于高效气体分离外文翻译资料
- 模板导向合成具有排列通道和增强药物有效荷载的立方环糊精聚合物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