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硫氮硫配体的单功能铂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质研究文献综述
2020-06-22 23:02:45
文 献 综 述 课题研究目的及其应用价值 1.1前言 癌症是造成人类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从1970顺铂问世以来,顺铂及顺铂衍生物治疗癌症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目前,临床上使用的铂类药物有顺铂、卡铂、奥沙利铂、奈达铂、洛铂和庚铂 含有两个可离去基团的铂配合物叫做双功能铂配合物(单功能铂配合物含有一个可离去基团)。
人们对于双功能的铂配合物研究比较早, 例如1965年Rosenberg等人报道的顺铂。
之后人们通过修饰顺铂的可离去基团以及非离去基团,发现铂配合物的细胞毒性、水溶性以及副作用相较于顺铂有了很大的改善,例如卡铂、奈达铂和奥沙利铂等。
与传统的顺铂类药物相比,单功能Pt(II)配合物从结构上打破了Hoeschele总结提出的”铂类抗癌药物的经典构效关系”,有望克服传统顺铂类药物的缺陷,从而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
例如2001年H. Okuno等人报道了一种单功能铂配合物,对于小鼠sarcoma 180细胞有很高的毒性,克服了sarcoma 180细胞对于传统顺铂类药物的限制。
自2000年甲啶铂的问世,以及随着对甲啶铂与DNA的机理研究,发现其作用机制与顺铂不同,从而引起人们的兴趣[1]。
最近,通过荧光造影技术研究单功能铂配合物在细胞内的吸收、分布及转移是人们研究的热点。
1.2 临床抗癌铂类药物的简介 铂类药物的研究始于上世纪60年代。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用于甲醇制烯烃反应的SAPO-34/ZSM-5复合催化剂的原位水热结晶合成外文翻译资料
- 硫化氢在活体的化学发光探针成像外文翻译资料
- 全色发射型ESIPT荧光团对某些酸及其共轭碱负离子识别的颜色变化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用于成像神经元细胞和海马组织中NMDA受体附近内源性ONOO-的双光子荧光探针外文翻译资料
- 表面功能化的Ui0-66/pebax基超薄复合中控纤维气体分离膜外文翻译资料
- 金属有机框架中的可逆调节对本二酚/醌反应:固态固定化分子开关外文翻译资料
- 二维MXene薄片的尺寸相关物理和电化学性质外文翻译资料
- 将制甲烷的Co催化剂转化为产甲醇的In@Co催化剂外文翻译资料
- MXene分子筛膜用于高效气体分离外文翻译资料
- 模板导向合成具有排列通道和增强药物有效荷载的立方环糊精聚合物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