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位生成聚合物-量子点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应用文献综述
2020-06-08 21:16:09
量子点[1]是指由II#8212;VI族、III#8212;V族、Si、Ge等元素组成的,尺寸接近或小于其激子波尔半径的纳米颗粒。
由III#8212;V元素组成核心的量子点有磷化铟(InP)、砷化镓(GaAs)和氮化镓(GaN)等。
而II#8212;VI族量子点应用最为广泛,一般是指ME化合物(M一般是二价元素,如Zn,Cd,Hg,Sr;E一般是硫族元素,如S,Se,Te)。
由于量子点的吸收光谱宽而连续,而发射光谱则窄而对称,所以可以通过调节量子点的组成和大小达到光学性质可调性,同时光学稳定性明显优于传统的有机染料。
此外,量子点表面的电子/空穴复合过程对许多外部作用非常敏感,据此可建立荧光传感系统。
如何制备量子产率高、性能稳定和具有特殊功能基团的量子点一直是研究者追求的目标。
按照复合材料的形态可将聚合物/量子点纳米复合材料分为4类:聚合物/量子点复合微球材料、聚合物/量子点复合纤维材料、聚合物/量子点复合薄膜材料、聚合物/量子点复合体相材料。
这些材料的制备方法大致可以分为5类:(1)直接分散法;(2)量子点原位生成法;(3)原位聚合法;(4)层-层组装法;(5)表面直接修饰法[2]。
这里我们着重研究原位生成法。
原位生成法是指量子点不是预先制备好的,而是在复合过程中生成的,聚合物可以是预先聚合好的也可以是在复合过程中聚合而成的。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用于甲醇制烯烃反应的SAPO-34/ZSM-5复合催化剂的原位水热结晶合成外文翻译资料
- 硫化氢在活体的化学发光探针成像外文翻译资料
- 全色发射型ESIPT荧光团对某些酸及其共轭碱负离子识别的颜色变化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用于成像神经元细胞和海马组织中NMDA受体附近内源性ONOO-的双光子荧光探针外文翻译资料
- 表面功能化的Ui0-66/pebax基超薄复合中控纤维气体分离膜外文翻译资料
- 金属有机框架中的可逆调节对本二酚/醌反应:固态固定化分子开关外文翻译资料
- 二维MXene薄片的尺寸相关物理和电化学性质外文翻译资料
- 将制甲烷的Co催化剂转化为产甲醇的In@Co催化剂外文翻译资料
- MXene分子筛膜用于高效气体分离外文翻译资料
- 模板导向合成具有排列通道和增强药物有效荷载的立方环糊精聚合物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