ε-聚赖氨酸银微电极方波伏安法试验开题报告
2020-04-18 20:41:1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1. ε-聚赖氨酸概况 ε-聚赖氨酸(ε-polylysine,ε-pl)是通过α-羧基和ε-氨基组成的酰胺键连接25-30个l-赖氨酸残基而成的聚合物[1]。
ε-pl的分子量约为3500-4500,无固定熔点,软化温度高于250℃,吸湿性强,稍有苦味,可溶于水、盐酸,微溶于乙醇,可生物降解,安全无毒,在1680-1640cm和1580-1520cm都有强烈的红外线吸收峰。
图1-1 ε-pl的化学结构 1977年,日本科学家马岛和酒井在白色链霉菌(white streptomyces)发酵液中首次发现ε-pl[2]。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1. 问题研究 利用银微电极方波伏安法探讨ε-聚赖氨酸的氧化过程和机理,研究ε-聚赖氨酸在三 电极体系、银微电极、硫酸钠溶液中的伏安特性和反应机制。
2. 研究手段(途径) (1)通过电化学常用分析方法#8212;#8212;循环伏安法扫描找到ε-聚赖氨酸的氧化峰区间; (2)在循环伏安法测得的区间范围内,用方波伏安正向扫描以获得ε-聚赖氨酸的峰电位; (3)优化方波参数:在明确ε-聚赖氨酸峰电位的情况下,通过单因素实验优化方波 伏安参数,使在ε-聚赖氨酸峰电位偏移程度在允许范围内、峰宽较小、峰形较好以及峰电流最大; (4)优化底液条件:不同底液种类,同一底液ph、浓度等,选择最佳底液条件。
(5)标准曲线:在上述优化条件下,做ε-聚赖氨酸浓度与峰电流的标准曲线并计算检出限; (6)干扰试验:选用常见物质如氯化钾(kcl)、氯化钠(nacl)、葡萄糖、组氨酸 和抗坏血酸做干扰项,检测它们对于ε-聚赖氨酸的检测有无明显影响; (7)样品检测:选择国家规定的可添加ε-聚赖氨酸的食品种类做样品检测,如果蔬汁类,并做加标回收率实验; (8)重复性与稳定性:比较5次平行样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以及10天前后样 品的rsd对比,从而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用于污染沉积物原位修复的新型活性炭基材料外文翻译资料
- 碳氢化合物储存活动对土壤污染的初步评估:主要场地调查选择外文翻译资料
- 以玉米秸秆为基础的生物质材料为修复石油碳氢化 合物污染土壤的洗涤废水的再生外文翻译资料
- 生物测定知道的长三角工业废水处理厂污泥和相关再利用材料中读毒物的鉴定外文翻译资料
- 循环经济中低排放生态工业园区概念设计的模型框架:以藻类为中心商业联盟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VOCs废气治理工艺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生态工业碳代谢的生态网络分析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的武汉市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外文翻译资料
- 企业环境评价的组合方法与多准则分析综述外文翻译资料
- 生物质炭对森林土壤微生物生长代谢的影响任务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