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景观水体污染治理的湿地生态工程分析文献综述
2020-04-15 21:48:09
论文研究的背景:
我国是一个多湖泊的国家,据统计,我国共有2759个湖泊,总面积达到91019k㎡,占国土面积的0.95%,但是在现实中湖泊所发挥的功能、作用、经济效益及其所覆盖的面积范围都远远高于上述的比例。湖泊作为一种与人类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的独特资源,其在防洪、供水、旅游、航运以及维护区域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我国湖泊最多的省份就是有着“千湖之省”之称的湖北省,而在湖北省内又以武汉市的湖泊最多,因此武汉市被称为“百湖之市”,其中湿地景观是该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超强度的开发和利用湖泊资源,造成了水环境恶化、水资源短缺、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水灾害频发的一系列污染问题。1991年对我国121个大型湖泊进行的调查资料显示,有51%的湖泊逐渐开始富营养化。1996年对26个国控湖泊的调查表明,已经有86%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的现象。这还是20多年前的调查结果,由此可见湖泊的水体污染已经十分严重了,严重削弱了其景观效果。
因此,湖泊污染水体的生态修复是十分必要。受污染的景观水体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景观水体的污染预防与修复,恢复其水质指标及其景观效果,减少政府的经济及人力投入。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对武汉市中受污染的景观水体,运用湿地生态工程的手段,利用湿地的净化能实现景观水体的自我净化、自我维持,实现景观水体的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解决水体污染恶化的问题,节省经济投入,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研究的意义:通过对武汉市城区湿地景观与水质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的分析湿地系统工艺、湿地控制模式、设计参数以及湿地景观设计,并对景观水体污染的技术方案及工程投资进行分析。以期为受污染城市湖泊水体修复的湿地生态工程的推广示范,提供理论及实践依据。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国内外针对城市景观水体污染治理的方法主要有三大类,分别是物理方法、化学方法、生物——生态方法。其中物理方法包括:外源控制、底泥疏浚以及水动力循环技术;化学方法包括:化学除藻、沉淀钝化,主要就是投加一定量的化学药剂来达到去除藻类和磷的目的;生物——生态法包括:渗流生物膜技术、微生物技术(CBS、EM技术)以及稳定塘技术。在三种修复的方法里生物——生态技术具有极大的发展空空间,尽管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问题,但是生态技术却具有投资少,对环境影响小,永久性消除污染物等其他技术没有的优点,这为其以后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生态修复中的湿地工程在修复的工过程中也具有一定的景观特效,尤其适合城市的景观水体的修复,是今后景观水体的污染治理的一个较好的发展方向。利用人工湿地净化污水的研究是近年来国际上生态工程研究与应用的热点,并已在北美和欧洲广泛应用,如,用人工湿地来处理生活污水、渔业废水等,目前在深圳、成都、武汉、杭州等长江以南地区已经有多个成功案例,取得了净化污水美化景观的双重效益。
{title}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论文研究的基本内容及目标:
湿地生态工程是一种对污染景观水体处理的环境友好型技术,其应用对武汉市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次研究的内容及目标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