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V-B辐射对紫球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2021-12-23 21:15:41
全文总字数:3645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南极臭氧空洞被报道以来,全社会就对其引发的一系列环境问题予以强烈关注。由于平流层臭氧的破坏,照射到地面的太阳光紫外线增强,其中波长为240~329纳米的紫外线(即uv-b)对生物细胞具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对生物圈中的生态系统和各种生物,包括人类,都会产生不利的影响,直接关系到生物圈的安危和人类的生存。
臭氧层空洞引发的主要问题是地表的紫外辐射(主要是uv-b)增强。因此国内外的科研机构对uv-b对于生态的影响、破坏进行了广泛研究。近些年国内在此方面的主要研究方向在于uv-b对农田生态和陆生生物的影响,而对于水生生态系统,尤其是对于水中原生生物藻类的研究甚少[1]。但是水生生态系统作为地球最基本的生态系统,由于uv-b的辐射而造成的损伤也是不能忽视的。国外在此方向的研究较为广泛。国外有研究证实,紫外辐射对水生生物产生一系列不利影响,对浮游植物、大型藻类、鱼卵及幼鱼、浮游动物、鱼类及两栖动物均有伤害或致死作用,同时能降低水体生产力,损伤有机体正常生长与繁殖,增加基因突变机率[2]。
经国内外对于uv-b对多种藻类影响的研究表明,uv-b往往能明显抑制藻类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对于藻类自身多糖,酶,色素的合成等生理机能也有较大影响[3]。水生藻类在食物链中多为初级生产者,在水生生态系统中为食物链提供有机物,并能固定co2 和氮,是生物圈中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uv-b对水生藻类的影响同时也在影响整个水生生态系统[4]。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综合运用环境工程学、微生物学、细胞学、环境分析技术、环境监测技术、微生物学等方面的技术知识对uv-b辐照对紫球藻细胞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进行研究:
1)研究uv-b辐照剂量、酸碱环境以及培养基对紫球藻细胞生长变化的影响;
2) 研究uv-b辐照对紫球藻细胞内含物变化的影响,如叶绿素a(chla)、藻红蛋白(pe)等;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4.1研究进度安排
(1)2016年11月,开始查阅相关文献,搜集资料,了解研究对象在国内外的研究进展。
(2)2016年11月中旬,开始培养紫球藻。
4. 参考文献
[1] 王锦旗,郑有飞,薛燕,吴芳芳. 紫外辐射对水生生物的影响研究进展[j]. chinese journal of ecology,2015,34(1):263-273.[2] 刘泳,王悠,唐学玺,等. uv-辐射对两种海洋微藻生长的影响[j]. 海洋水产研究,2000,21(2): 22-26.
[3] 郑宾国,崔节虎,彭伟功,等. 不同γ-射线辐照剂量对鱼腥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1(8): 182-188.
[4] debora t. pereira. the effects of ultraviolet radiation-b responseon the morphology, ultrastructure, and photosynthetic pigments of laurencia catarinensis and palisada flagellifera (ceramiales, rhodophyta): a comparative study [j]. appl phycol . 2014, 26:2443-2452 doi 10.1007/s10811-014-02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