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及知识管理的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2 08:47:40
文 献 综 述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知识更新日益迅速。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的竞争模式开始发生改变,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如今,大量国内外企业的实践正在和即将证明,21世纪最成功的企业将是学习型企业。创建学习型企业,不仅是企业不断提升竞争能力、最终做大做强的根本保证,更是推动企业在观念、体制和机制方面顺利转轨的有效管理手段。知识对现代产业发展的贡献越来越大,企业发展核心资源能力在加速向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和知识库建设方面转移,成功的企业大都注重自身的学习型组织建设与知识管理,智力资本已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本。
(一)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有许多学者从企业构建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的背景、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思路等方面分析了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和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一般研究都将”五项修炼” [1]作为学习型组织的内容。宋彩平、汪涛[2](2007)提出,传统的企业管理方式不利于企业的知识交流、运用和创新,企业员工的创造性和主动性的发挥,因此企业有必要探讨怎样做才能适应新的知识经济环境、增强自身竞争能力和延长组织寿命。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建立基于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模式。邵泽斌(2007)认为,知识经济时代带来市场竞争加剧、传统管理观念变革以及人的自我发展的需求, 这些需求呼唤学习型组织的塑造和培育[3]。沈梅、梁永礼(2002)指出,以生产力为标志的时代变迁是学习型组织产生的前提条件, 学习型组织是企业顺应知识经济时代内在要求而产生的一种组织管理新模式 [4]。因此,学习型组织是知识经济时代的产物。在此基础上,揭筱纹、宋宝莉[5](2007)提出,企业的竞争优势归根结底来自于企业所拥有的知识,并指出学习型组织的建立能够促进企业的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对学习型组织起到支撑作用。孙世民、后小仙[6](2005)很明确地提出,企业走上成功之路最关键最具有决定性意义的是找到先进的武器#8212;学习型组织。王晓晖[7](2007)研究了人口统计变量所体现的学习型组织文化差异、学习型组织文化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之间的差异以及学习型组织文化与工作满意度和所感知组织绩效之间的关系。乔传福、段海彭[8] (2007)指出了我国企业建立学习型组织过程中存在着对学习型组织的认识流于形式、建立学习型组织的微观环境有待改善和缺乏衡量学习型组织标准三大问题。龙艳宁[9](2006)认为国内各企业、团体组织在理论研究和实践过程中都出现了对学习型组织理论的”神化”,”虚化”,”泛化”和”僵化”倾向。这些问题的出现和分析方法的研究都体现当前企业对如何有效构建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的重视。
(二)学习型组织的理论与构建
关于学习型组织理论与构建,许多学者纷纷提出他们的观点。殷国强(2004)认为, 所谓”学习型组织”,是以共同愿景为基础,以团体学习为特征的扁平化、横向网络管理组织系统。它以增强组织的学习为核心, 通过提高组织的群体智商, 使员工活出生命意义。他还认为, 学习型组织是一个不断创新、进步的组织, 它将工作和学习融为一体[10]。 ”如果不能根据中国国情进行研究思考,学习型组织理论就很难在中国本土扎根,也不能在现实中得到应用, 发挥应有的作用” [11]。邵泽斌[3] (2007)提出在国内学习型组织的创建热潮中, 务虚而不务实是其本质。认为不能简单地照搬照抄西方理论。要通过努力, 建立起中国风格、中国品质、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学习型组织理论体系。他还提出学习型组织理论具有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品质。牛继舜[12](2004)探讨了组织学习的若干基本问题,指出组织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显性知识,而且也非常注重隐性知识的积累与学习,提出组织学习包括群化、外化、融合和内化四个过程以及组织学习包括个人、团体和组织三个主体,还分析了组织学习的两个类型,即适应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
(三)知识管理理论综述
有些学者针对知识管理提出他们的观点。李岱素(2009)认为,知识管理是一系列通过获取、共享和应用知识来推进组织运营、 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活动和实践[13]。杨远琼(2008)在他的文章中列举了一些学者的论述:”美国福布斯认为:知识管理通过知识共享, 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 它的实施在于建立激励雇员参与知识共享的机制, 设立知识总监, 培养企业创新能力和集体创造力。Elias Safdie 和 Ray Edw ard 认为: 知识管理促使人、过程及技术完美地结合起来, 以使组织机构及与信息相关的成分, 变成能为企业带来价值、优势和利益的直观动态的知识财富集合。知识管理是一种文化, 生活的方式或者是一种做事的方式”[14]。
(四)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
关于学习型组织的知识管理的一般理论研究包括:刘希宋、张倩[15] (2005)指出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的互动机理:包括对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的异同分析,并从系统论和生态论的视角下分析两者的互动与结合。他们认为,从组织的系统观来看, 对于战略型知识管理, 学习型组织是实现组织知识战略的有效载体;对于职能型知识管理,知识管理又是在学习型组织各个层面管理知识的重要手段。从组织的生态观来看, 知识管理和学习型组织构成了一个共同的有机整体, 是一种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李景坤[16] (2011)认为学习型组织作为一种理论,既是一种管理策略,也是一个永无止境的组织形式,一种理想目标;而知识管理是构建理想组织形式的一种管理手段,它们既可看作是目标与手段的关系,也可看作平行的关系。他在刘希宋、张倩观点的基础上指出,按照”起步层次#8212;#8212;发展层次#8212;#8212;成熟层次#8212;#8212;可持续层次”,尽管四个层次之间是递进关系,学习型组织与知识管理结合的深度、广度、成熟度以及兼容度都逐步增强,但是四个层次之间并没有明确的边界。也就是说,前一个层次即将结束时往往也是后一个层次的开端。孙世民、后小仙[6] (2005)认为充分发挥先进的网络资源优势, 利用科学的知识管理手段, 创建一个高起点、高效率的新型学习型组织。冯翊[17](2006)指出,吐哈油田创建学习型组织的一些措施,包括转变思想、构建共同愿景、搭建学习平台和建立企业知识库。马鹏、王天佑和张威 [18](2008)指出饭店独有的知识资源与能力以及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是形成饭店核心竞争力的最终逻辑归宿和唯一源泉,还面向核心竞争力的饭店知识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包括企业文化指标、人力资源管理指标、信息技术指标和专业技能指标四个一级指标。左美云、许珂和陈禹[19](2003)给出了企业知识管理的”灯笼”模型, 以及企业知识管理的十大内容,把企业知识流的管理概括为”知识流小车” 模型。杨远琼[14](2008)提出知识管理具有综合性、创新性和不易模仿三大特征,指出企业知识管理存在的问题。徐锐[20](2004)指出电子商务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包括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战略联盟的知识管理三种表现形式,提出不同的企业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具体战略进行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