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地理科学类 > 应用气象学 > 正文

基于水分亏缺指数的黄淮海地区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评估开题报告

 2022-01-09 22:54:56  

全文总字数:2861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本研究以我国黄淮地区五个省作为研究区,选取作物水分欠缺指数cwdi作为干旱指标,基于干旱对作物产量的影响开展黄淮地区以及各个省在冬小麦全生育期内干旱灾害危险性的分析 。华北、黄海地区是我国冬小麦主产区,冬小麦产量的高低对全国粮食产量至关重要。其中黄海地区(河北,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24.7%,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25.1%左右,而水资源却只占全国的6%。黄淮地区光热资源丰富,但降水有限且分布不均匀,干旱频发,只靠播前底墒和自然降水不能解决冬小麦发生干旱导致的减产。因此,对黄淮地区冬小麦干旱进行及时监测和评估,对制定合理的灌溉措施,减产干旱灾害有重要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干旱指标大致分为四类,气象干旱指标、农业干旱指标、水文干旱指标和社会经济干旱指标。国内外常见的农业干旱指标有:土壤含水量指标,降水量指标,作物需水量指标,作物冠层温度指标,以及遥感干旱指标等。帊默尔等提出的pdsi指标引入了水量平衡概念,考虑了降水,蒸散,径流,土壤含水量等条件且具有较好的时间,空间可比性,是目前国际上应用最广泛的干旱指标;我国安顺清等人在pdsi指数的基础上依据我国农业干旱特征进行了修正使之更适用于我国的情况。z指标是目前我国适用最广泛的气象干旱指标,它是假定降水量服从person-Ⅲ型分布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对降水量进行频率分析来确定干旱的程度,但z指数只能评估某些特定时段内的旱涝情况不能判定干旱的起止时间和发生过程。mckee等在评估美国科罗拉多干旱时提出了标准化降水指数spi,该指标是近30年来被广泛接受的一种气象干旱指标,其最大的优点是能够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计算,可以提供干旱的早期预警。我国袁文平和周广胜等利用分布于我国不同气象区的7个气象站点1951—1995年的月降水资料,比较分析了spi指标和z指标,结果表明spi指标计算简单且资料易于获取,同时计算结果与z指标有极好的一致性。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利用黄淮地区五个省(河北 ,河南,山东,安徽,江苏)1981-2011年30a各个站点的逐日气象数据、冬小麦生育期及逐日产量资料, 在考虑降水等自然因素的基础上, 建立黄淮地区水分欠缺指数(cwdi)与冬小麦减产率之间的关系,并且通过减产率等级来确定干旱致灾临界阈值。在以上基础上求出冬小麦全生育期和抽穗到成熟期不同等级干旱发生的频率,然后再通过频率归一化和综合加权计算得到干旱危险性指数指标,最终得出黄淮地区以及各个省在冬小麦全生育期内的干旱特征和时空演变规律。

步骤:

1.收集整理各代表站点的各项气象要素资料,如日平均气温,最低最高气温,日照时数,降水量,水汽压,相对湿度等。2.选用恰当合理的计算方法,计算作物作物水分亏缺指数cwdi。3.根据cwdi指数以及农业干旱等级分级等文献对该地区各站点进行干旱等级划分,得到干旱危险性指数指标。4.做出黄淮地区以及各个省在冬小麦全生育期内的干旱特征和时空演变规律总结本课题的科研成果。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本研究以黄淮地区5个省所有代表站点提供的近30年观测资料为基础,开展基于作物水分亏缺指数下黄淮地区冬小麦全生育期内干旱灾害危险性的分析 。

进度安排: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

[1]张存杰,往胜,宋艳玲,蔡雯悦,等. 我国北方地区冬小麦干旱灾害风险评估[j]. 干旱气象,2014,32(6):883-893.

[2]王连喜,胡海玲,李琪,孔坚文,等. 基于水分欠缺指数的陕西冬小麦干旱特征分析[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15,33(5):00237-00244.

[3]王连喜,缪淼,李琪,薛兴权,孙晓宇,吴东丽,等. 陕西省冬小麦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2016,25(2).[4]梁旭,冯建明,张智,等. 宁夏干旱气候气候变化及其成因研究[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7,21(8):68-74.[5]li yp,ye w,wang m,et al. climate change and drought:a risk assessment of crop-yiel impacts[j]. climate research,2009,39(1):31-46.[6]tsakiris g,pangalou d,vangelis h. Regiona. drought assessment based on the reconnaissance drought index(Rdi)[j]. water Resource manage,2007,21(5):821-833.[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20481-2006):气象干旱等级[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8]谭方颖,王建林,郑昌玲,等. 华北冬小麦干旱产量损失评估方法[j]. 中国农业气象,2013,34(6):696-702.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