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干旱指数在郑州冬小麦生育期内的比较研究开题报告
2021-12-23 21:14:57
全文总字数:4614字
1. 研究目的与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干旱是首要的、危害最严重的农业气象灾害,其发生频率高、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大,造成损失严重,在当前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干旱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增多,危害呈加剧的趋势。预测表明,如果中国不对干旱灾害给予应有的重视和积极有效的应对,到2030年,中国东北地区3500万农民可能损失一半以上的农业收入[1]。因此,加强干旱监测、预警、减灾与防护、及其影响的分析与评估一直受到许多学者的广为关注。
一个合适的干旱指数能够将干旱程度做出数值的描述表达,能够起到度量、对比、综合的作用,帮助监测旱情。现今,还没一个干旱指数能够描述所有类型干旱的特征,各类干旱指数都在逐步完善中。在不同地区、应对不同需求去寻找一个适合的干旱指数,一直是干旱灾害研究的热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
1、收集数据,包括作物干旱资料、土壤资料和逐日气象资料。
2、整理数据,主要分析冬小麦生长期间遭受干旱的实况。
3、计算不同干旱指数:
3. 实施方案、进度安排及预期效果
1) 2016年12月:定论文题目,了解国内外现状。
2) 2017年1月31日前:完成开题报告、任务书,初步建立毕业论文思路。
3) 2017年2月-3月初:完成英汉翻译并及时找导师修正,整理干旱指数计算方法,收集数据。
4. 参考文献
[1] 王劲松, 李耀辉, 王润元,等. 我国气象干旱研究进展评述[j]. 干旱气象, 2012, 30(4):497-508.
[2] 赵丽, 冯宝平, 张书花. 国内外干旱及干旱指数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2, 40(8):345-348.
[3] 沈彦军, 李红军, 雷玉平. 干旱指数应用研究综述[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3, 11(4):12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