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蒙特卡罗算法的粒子探测仿真系统文献综述
2020-04-14 17:19:23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
随着核科学技术行业的发展,辐射探测技术被越来越多的应用与工业、医疗、安全等各个领域,各种粒子探测器与能谱仪也相继被研发与使用。蒙特卡罗方法作为一种通用的数值方法,具有收敛速度与问题维度无关、误差容易确定以及受几何条件限制小等特点,被广泛用于武器物理、反应堆临界安全分析、辐射输运计算、统计物理、生物医学和金融等领域。蒙特卡罗模拟也是实验粒子物理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利用蒙特卡罗模拟,我们可以对探测器所能得到的结果进行预测、对实验设施与探测器进行设计、对数据重建软件的开发与优化、对物理结果所生成的数据进行分析。
蒙特卡罗方法是一种用来模拟真实情况的数学模型,于 20 世纪 40 年代逐步发展至今。其起源可以追溯到 1777 年法国数学家浦丰所#1113088;出的投针实验求圆周率 π[1]。20 世纪 30 年代,美国物理学家费米首先将其应用于模拟中子扩散。20世纪 40 年代末期,Stanislaw Ulam 发明了现代版本的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方法,并由 John von Neumann 首先进行编程并在 ENIAC 计算机上进行了计算[2]。此后,蒙特卡罗方法被广泛应用于计算物理学与其他各个学科。
原则上,蒙特卡罗方法可用于解决具有概率解释的任何问题。 根据大数定律,可以通过取变量的独立样本的经验均值(即样本均值)来近似通过某个随机变量的期望值#1113089;述的积分。当变量的概率分布被参数化时,数学家经常使用马尔可夫链蒙特卡罗(MCMC)采样器[3]。其中心思想是设计一个具有规定的静态概率分布的合适的马尔可夫链模型。 也就是说,在极限情况下,MCMC 方法生成的样本将是来自所需(目标)分布的样本[2]。通过遍历定理,通过 MCMC 采样器的随机状态的经验测量来近似静态分布。
1.1.1 粒子输运与马尔科夫过程
粒子输运过程指粒子在空间或某种介质中运动时,由于各粒子位置、动量和其他特征量的变化而引起的有关物理量随时空变化的过程。粒子在介质中的输运可以用著名的玻尔兹曼方程进行描述。但在实际使用中,玻尔兹曼方程的求解通常比较困难。尽管可以通过扩散近似、离散坐标系等方法[4]对玻尔兹曼方程进行近似求解,但当需要更加精确、更加接近真实的粒子输运模型时,对这些方程的数值求解方法会遇到巨大的困难。由于蒙特卡罗方法解决的问题近似较少,并且问题的复杂度不会因为问题的维度、几何条件产生本质性的困难,因此蒙特卡罗方法在处理几何和应用界面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
在概率与统计学理论中,马尔科夫过程实质具有马尔科夫性质,即无记忆性的统计性过程。此处的“无记忆性”指随机过程的后续状态的条件概率分布仅依赖于当前状态,而与其历史或未来状态无关。粒子(辐射)在介质材料中的输运过程可以视为一系列离散或者连续的随机反应过程,并且下次相互作用时的粒子状态参数和反应末态结果只与当次相互作用的情况有关,与粒子的历史相互作用结果无关。因此,粒子的输运过程是一个马尔科夫过程[5]。
最新文档
- 性能优化的FRP护套用于钢筋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改造外文翻译资料
- 圆形截面的FRP约束混凝土:审查和评估应力应变模型外文翻译资料
- FRP约束混凝土的轴向压缩行为:实验测试数据库和面向设计的新模型外文翻译资料
- 腐败与美国各州收入不平等之间的关系:来自专家小组的协整和误差修正模型的证据外文翻译资料
- 利用污泥和低质粉煤灰制备高强度陶粒外文翻译资料
- 表面活性剂改性疏水性Cu2O量子点作为高效钙钛矿太阳能电池顶部空穴传输材料外文翻译资料
- 内蒙古1962 – 2016年时间序列气候变量的变化特征外文翻译资料
- Nb 和 Ni 共掺杂 Mg(0001)氢解离扩散的理论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基于 Jetson Nano 深度学习平台的学生课堂学习评估系统—–学生的人脸检测与识别外文翻译资料
- UI 和 UE 设计技术及其在 HTML5 网站开发中的地位的研究外文翻译资料
- 皇后大道大桥——NEXT梁外文翻译资料
- 连续梁桥支座附近的波纹钢腹板抗剪性能评估外文翻译资料
- 在200至300℃的温度下纤维素的水热降解外文翻译资料
- 残差修正法在季节性ARIMA电力需求预测中的应用:以中国为例外文翻译资料
- 注蒸汽井中硅含量对水泥石抗压强度的影响外文翻译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