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开题报告 > 电子信息类 > 电子科学与技术 > 正文

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输液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2020-02-18 18:10:5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1.1 选题意义及背景

在临床医学中,静脉输液虽然应用广泛,但目前普遍使用的输液工具仍然是传统的茂菲氏输液器,且以人工监控为主。输液时需要将输液瓶(袋)悬挂在输液架上或者高于患者的穿刺部位,利用势差将药液输入患者体内,护士凭借肉眼观察茂菲氏管中的液滴并估计输液滴速,根据经验手动调节输液器上的滑轮来控制输液速度。输液过程中护士需要不停地巡检,并由患者或陪护人员观察剩余药液量,当药液即将输完或者滴速出现异常时,及时通知值班护士前来处理。这样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导致差错率大为上升,而且不利于患者的休息,影响了治疗质量。如果发生药液输完或者输液管堵塞等情况而护士未能及时处理,则有可能会发生回血或其他危险,给患者造成痛苦,甚至导致医疗事故。

随着智能化控制研究的不断发展,自动化临床设备的研究日益成为医疗器械发展的一个重点,因而设计一种智能输液管理系统实现对输液过程的全程监控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趋势。单片机输液点滴滴速控制的发展在今天和未来将成为医疗设施发展的趋势,毕竟与以往的点滴滴速控制系统相比,单片机价格便宜,操作易于实现,而且对滴速的控制精度也较高。医疗事业的发展是顺应科学技术而发展的,医疗的安全问题更离不开科学,把高科技应用到医疗事业中来是对医疗事业的一大促进与补充。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2.1 本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

本次设计的基本方案是以单片机stc89c52为控制核心, 设计一个包含滴速监控、液位监测、驱动电机、按键设置、显示等模块对输液点滴进行监控的系统。通过滴速控制模块,当滴速与设定值不符时,主控器控制步进电动机正反转,使机械夹夹紧或放松,达到滴速调节。当输液瓶内液体到达设置最低处时,红外发射与接收传感器检测到后,液位监测模块将信息通过主控器传输给液位报警模块,提示报警,提醒护理人员更换输液瓶并可由护士控制夹紧停止输液。

此系统设计的过程包括几个方面: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第1~3 周: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明确设计内容的基础上撰写并提交开题报告;

第4~6 周:学习和掌握单片机及其他组件的相关理论知识,确定系统整体实现方案;

第7~12周:完成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输液系统的搭建和控制软件的设计;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后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1] 王立红.基于单片机的智能静脉输液控制系统[J].网络财富,2010.
[2] 伶望舒.输液瓶液位测量及报警装置[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7):33-34.
[3] 郭雯,王海涛.智能输液系统的发展与应用[J].医疗卫生装备,2012.
[4] 汪义旺.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智能输液监控系统设计[J].测控技术,2015,NO.11.
[5] 刁惠民.静脉输液监控系统在个体化静脉输液中的应用[J].护理学报,2013,NO.10.
[6] 胡锦.单片机技术实用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7] 张爱华,张克平,朱亮.电容式传感器用于检测医疗输液液位的研究[J].传感器技术,2014年08期.
[8] 王虹,杨小文,陈红宇,等.输液滴速问题调查分析及对策[J].护理学杂志,2014年21期.
[9] 曹海红.基于单片机的输液系统的设计[J].大众科技,2012,(9):22-23.
[10] 胡乾斌.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与应用[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4.
[11] 李静,胡一经.基于单片机的智能输液系统硬件电路设计[J].河南科技,2015,(21):150-151.
[12] 刘翠,谢小芳,罗旭,等.基于单片机的医院输液监测系统[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7,13(28):238.
[13] 叶俊,李立,刘琴.无线输液系统的设计与应用[J].中国医疗设备,2016,31(7):87-89.
[14] Kiraly M,Varga Z,Szanyo F,et al.Effects of underwater ultrasound therapy on pain, inflammation, hand function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raz J Phys Ther,2017,21(3):199-205.
[15] Fadnes S,Wigen M,Nyrnes SA,et al.In vivo intracardiac vector velocity imaging using phased array transducers for pediatric cardiology[J].IEEE Trans Ultrason Ferroelectr Freq Control,2017,12(6):991-999.
[16] Zhang L,Zhou X,Wang J,et al.Differentiation of light-chain cardiac amyloidosis from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using myocardial mechanical parameters by velocity vector imaging echocardiography[J].Int J Cardiovasc Imaging,2017,33(4):499-507.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