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农业”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建设研究-以丰景网为例文献综述
2020-05-02 17:59:06
一、文献综述 1.1有关”互联网+农业”内涵的研究 ”互联网+农业”概念源于互联网与农业产业的融合,”互联网+”代表着农业发展的新方向和新趋势,也是传统行业转变发展方式的路径和方法。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荐”互联网+#8217;现代农业,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动农业全产业链改造升级”。
对于”互联网+农业”概念的研究目前较少,王沛栋认为”互联网+农业”是一种生产方式、产业模式与经营手段的创新,通过便利化、实时化、物联化、智能化等手段,对农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农业产业链环节产生深远影响,”互联网+农业”有助于发展智慧农业、精细农业、高效农业和绿色农业[1]。
曹宏鑫等人在进行”互联网+”现代农业的内容和内涵时,认为”互联网+现代农业”是指具有信息高速公路支撑的现代农业,也就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先进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现代农业的各种过程(生物、环境、技术、经济)、各结构要素(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加工业)以及各部门(生产、科研、教育、行政、流通、服务),通过人-机-物互联互通,推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工业装备、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的农业应用进程,促进其科学化、商品化、集约化和产业化发展,实现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目标[2]。
他形象地将互联网比喻成信息高速公路,将各农业过程、各机构要素和各农业部门比喻为”车”或”货”,三位一体构成了”互联网+现代农业”的概念模型。
由此可见,”互联网+农业”的信息化工具主要为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应用场景为农业全产业链。
罗清和、蔡创俊在研究中国”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情况时,发现目前该领域取得了多方向的进展,如智慧农业精准化、有机农业透明化、品牌农业信息化、农业信息规模化、农业金融人性化等,为”互联网+农业”注入了新的内涵[3]。
1.2”互联网+农业”国内外应用研究现状 1.2.1”互联网+农业”国内应用研究现状 ”互联网+农业”在我国自实施国家农业物联网区域应用示范工程以来就已取得显著成效,国内学者也就此展开多方面、多行业探索。
在”互联网+”养殖业方面,养殖环境实时监控、数字化生产记录、智能化物流管理、质量溯源平台等得到广泛应用[4],例如王山等对大北农集团提出的”猪联网”进行研究,基于信息技术的虚拟产业群将促进猪场的管理规范化、成本精细化、疫病防治科学化,并使分散的中小养殖户与市场联系更密切[5]。
在”互联网+”大田种植方面,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在耕整地,农作物”四情”检测,农田水、肥、药精准施用,农用航空植保,农机管理与调度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例如张波等设计了一套”互联网+”精准农业航空服务平台体系架构,让农业航空更好地为农业现代化服务[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