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高校竞争力的综合评价----以湖北省本科高校为例开题报告
2020-04-24 09:40:02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构建高校竞争力评价体系,引入适当的竞争机制,有助于带动我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本文主要以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湖北省本科高校为研究对象,运用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影响高校竞争力的主要因素,构建一套相对全面完整的更能适合目前竞争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高校竞争力综合评价模型,并搜集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结果提出相应的建议。
早在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gary hamel 便在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之后此概念逐步被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国外对大学核心竞争力的研究主要由大学校长和管理者从办学的实际需求出发,在管理过程中探讨竞争力的问题。同时一些专家学者也通过分析各大高校排名来研究其竞争力,比如webster t.j.(2001)使用主成分回归分析法检验《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发表的大学排名中 11 个评价指标的相对贡献,进而对全美高校竞争力做出评价。ludo waltman等人(2012)对莱顿世界大学排名从数据收集、排名指标和结果分析三方面进行研究,对该排名进行了详细分析,从而对其中包含的各个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作出评价。
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1) 选取湖北省部分本科高校作为研究样本,通过查阅相关文献确定评价指标,收集各高校相应的指标数据;
(2) 对原始样本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利用主成分分析法从较多的指标中选取几个综合的指标,并且这些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原来数据的信息;
(3) 利用spss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相关系数矩阵,通过对相关系数的矩阵的分析,选取评价体系的度量指标,计算出第一主成分,第二主成分等;
3. 研究计划与安排
1-3周:查阅有关高校竞争力评价方面的文献,明确研究的主要内容,了解研究所需的理论知识和方法,并温习所学过的多元统计分析、数学建模等知识和方法。
第4-5周: 翻译相关的英文文献,确定自己的研究方案,撰写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按时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周记,按照指导老师的意见认真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
第6-9周:进一步温习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期望在撰写论文过程中能够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对样本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利用spss软件分析样本数据的统计特征并进行处理。完成毕业设计(论文)中期进展情况检查表和粗纲。
4. 参考文献(12篇以上)
-
国务院关于印发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的通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5.
-
马廷奇. “双一流”建设与大学发展[j].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2016, (9): 9-14.
-
曲绍卫. 大学竞争力研究[m]. 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28-33.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