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450辊压式破碎机三维模型设计文献综述
2020-04-15 15:31:31
1.目的及意义(含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
1.1 辊压机的国内外发展现状
原联邦德国科劳斯特尔大学选矿冶炼工学院K.逊纳特(schonert)教授针对高压料层粉碎机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1977年K.逊纳特教授申报了专利,国外著名KHD和POLYSIUS公司购买了该项专利,开发的辊压机于1985年投入商业应用,在破碎粉磨领域引起革命性突破。
1987年在原中国建材工业总局组织下,国内若干水泥专业设计院及大型机械厂联合从德国KHD公司引进了辊压机设计制造技术。虽然在使用之初,由于诸多方面因素(包括当时设备本身的技术性能、制造质量,以及人们的传统思维、管理水平和操作技能等)制约了辊压机的推广使用。但经过近二十多年的不断改进、提高和创新,目前辊压机在我国水泥工业粉磨领域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且无论是产品规格、结构、处理能力,还是使用可靠性,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工艺流程和应用范围也实现了快速发展。
辊压机在我国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引进、吸收阶段;改进、发展阶段;辊压机粉磨工艺技术快速发展阶段。我国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引进德国KHD公司辊压机技术以来,国产辊压机的规格,辊径由Φ1200*500mm发展到Φ2200*2000mm ,装机功率由220kW×2发展到1400kW×2 ,配套磨机的产量由70t/h发展到300t/h。现在生产辊压机厂家很多,水泥厂使用的辊压机较多的,合肥院HFCG120*50,HFCG140*80,HFCG160*140,成都利君Φ1400*400、Φ1700*1000、Φ1800*1200,中信重工Φ1200*800、Φ1700*1200,天津院Φ1400*1200、Φ1800*1200。
1.2 设计意义
由于辊压机在引进当时应用时间较短,技术还不够成熟,存在机架刚性差、减速器振动大、辊罩密封不好、进料调整困难、电气控制不理想、配件国产化质量难保证,以及系统配套和工艺布置等也存在诸多技术问题(如工艺流程采用预粉磨系统,增产效果和节能效果一般;系统收尘效果差;输送设备能力不足等)以及当时技术认识问题等,均影响了辊压机的使用效果。
1.3 设计目的
对辊压机辊面结构及堆焊材料的改进、辊系定位装置的改进、液压系统操作压力的合理选用与进料装置的改进等方面设计出一款适合的辊压机。
{title}2. 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方案
{title}2. 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目标、拟采用的技术方案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