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市给水工程设计开题报告
2020-04-14 21:35:35
1. 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包含参考文献)
活性炭在微污染水源处理中的应用
摘要:我国水资源短缺,人均占有量只及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而水源的污染又日益严重。受污染的原水经净水厂氯化处理后,出厂自来水中氯仿等三卤甲烷类(thm)可疑致癌物明显增多,这是因为国内外大多数净水厂使用的混凝、沉淀、过滤、加氯消毒的传统净水工艺,主要适用于去除水源原水中固体杂质、胶体和病菌等,而不能有效去
除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和三卤甲烷先质。活性炭具有比表面积大、高度发达的孔隙结构、优良的吸咐性和机械物理性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多种行业。本文列举了几种活性炭微污染水源处理的工艺,以寻找出符合国情、经济有效的微污染原水去污办法,提高我国饮用水的安全可靠性。
2. 研究的基本内容、问题解决措施及方案
一、题目
F市给水工程设计
二、工程概况
1.本工程设计规模为13万吨/天,要求出厂水压达到48米水柱。
2.城市自然状况
(1)气温
气温资料
项 目 |
温度(℃) |
发生时间 | |
月平均 |
最热 |
35.2 |
7月 |
最冷 |
-4.3 |
1月 | |
平均 |
20.8 |
|
(2)降雨量
降雨资料
序号 |
项 目 |
降雨量(mm) |
备 注 |
1 |
平均年总量 |
1014 |
|
2 |
一日最大 |
174.1 |
|
3 |
一小时最大 |
90.4 |
|
(3)主导风向
夏季东南风,冬季东北风。
无自发性震源,强度在4级以下。
3.河流水文及水质资料
以地表水为供水水源。水源地地处顺直河岸,岸边边坡较陡,河床与河岸稳定。工程地质良好,水中漂浮物较少。水厂平均黄海标高为49 m。
(1)水源地取水口处水位
水源地区取水口水文资料
项目 |
水位黄海标高(m) |
频率(%) |
最高水位 |
32 |
1 |
最低水位 |
23 |
95 |
常水位 |
27 |
|
(2)水质资料
水源水有富营养化现象,部分水质指标超过Ⅲ类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常规水质资料如下表所示:
水源水水质资料
编号 |
项目 |
单位 |
分析结果 |
附注 |
1 |
色度 |
度 |
≤30 |
|
2 |
浊度 |
NTU |
100-300 |
|
3 |
pH值 |
|
6.9-7.5 |
|
4 |
嗅和味 |
级 |
微弱 |
|
5 |
总硬度 |
mg/L |
≤400 |
以CaCO3计 |
6 |
铜 |
mg/L |
0.03 |
|
7 |
锌 |
mg/L |
0.22 |
|
8 |
锰 |
mg/L |
2#215;10-5 |
|
9 |
砷 |
mg/L |
2.6#215;10-4 |
|
10 |
细菌总数 |
CFU/mL |
2800 |
|
11 |
粪大肠菌群 |
MPN/100mL |
1465 |
|
12 |
高锰酸盐指数 |
mg/L |
39.4 |
|
13 |
硝酸盐 |
mg/L |
6.89 |
|
14 |
氨氮 |
mg/L |
3.7 |
|
(3)水温
多年统计月平均2.7~25.1℃。
水厂出水要求满足《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4.其它资料
电源:分别由城市两座变电站供给10KV高压电源。
三、设计任务及成果
给水工程毕业设计内容包括取水工程和净水厂设计,完成计算说明书一份,主要内容包括:
1.取水工程
(1)设计计算取水泵站。
(2)取水构筑物设计与水力计算。
2.净水工程
(1)选择水厂处理工艺流程及净水构筑物或设备类型和数量。
(2)净水构筑物及设备工艺设计计算。
(3)水厂内各构筑物、建筑物以及各种管渠总体布置。
(4)绘制净水厂平面图及高程布置图。
(5)绘制主要的单体净水构筑物工艺构造图。
3.送水工程
设计计算二泵站。
4.工程投资估算。
5.图纸要求
(1)水处理厂总平面图及高程布置图。
(2)主要净水构筑物平、立、剖面图。
(3)二泵站工艺图。
(4)加药及消毒管线图。
(5)污泥处理工艺流程图。
五、参考文献
(1)给水工程(第四版),严煦世、范瑾初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2)水质工程学,李圭白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水处理工程设计计算,韩洪军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第1、3、9、10、11册)
(5)给水厂处理设施设计计算,崔玉川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6)给水排水工程快速设计手册(第1册)
(7)给水排水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南,李亚峰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8)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9)给水排水制图标准(GB-T50106-2001)
(10)微污染水源饮用水处理,王占生等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11)微污染水源净水技术及工程实例,周云等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
六、工艺流程方案
给水处理工艺流程的选择与原水水质和处理后的水质要求有关。一般来讲,地下水只需要经消毒处理即可,对含有铁、锰、氟的地下水,则需采用除铁、除锰、除氟的处理工艺。地表水为水源时,生活饮用水通常采用混合、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的处理工艺。
方案1:
工艺流程: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消毒→清水池→二泵站→用户
以地表水作为水源时,一般的处理工艺流程中通常包括混合、絮凝、沉淀或澄清、过滤及消毒。
由于水源有富营养现象,只采用方案1的常规处理法已无法满足对出水水质的要求。对于微污染的水源,一般有预处理和深度处理以及两种相结合的处理方式,预处理包括在混凝沉淀前加生物预处理、加臭氧或者粉末活性炭等,深度处理包括膜处理法、活性炭滤池或生物活性炭法等。
方案2:
工艺流程:原水→混凝沉淀→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清水池→二泵站→用户
采用活性炭吸附是水厂处理微污染水源常用的净水方法,由于活性炭对原水中的氨氮的处理效果不理想,而原始资料中的原水的氨氮含量恰巧又高,所以单独设活性炭工艺不可行。
方案3:
工艺流程:原水→混凝沉淀→生物预处理→过滤→活性炭吸附→消毒→清水池→二泵站→用户
生物预处理法对原水中的有机碳、氨氮、色度、臭味、藻类等污染物都有很好的去除效果,能明显降低原水中可能形成三卤甲烷等氯化有机物的前体物总量,活性炭吸附法与生物预处理相结合能取到一个更好的处理效果。同时由于原水浊度大于40NTU,考虑将生物预处理放在混凝沉淀之后。
综合考虑,本设计采用如下的工艺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