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登录
  • 忘记密码?点击找回

注册

  • 获取手机验证码 60
  • 注册

找回密码

  • 获取手机验证码60
  • 找回
毕业论文网 > 文献综述 > 管理学类 > 工商管理 > 正文

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与发展的关键要素研究文献综述

 2020-04-13 15:32:06  

从2010年8月开始,我省确定了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互联网和云计算、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智能电网和海洋工程装备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每个产业都体现了我省”高端性、战略性、需求性、标志性”特征,代表了未来科技和产业发展新方向。其中研究其培育与发展的关键要素,调研并分析其关键要素目前所处状态,发现理论研究的不足之处,对以后更好的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王树华(2012)通过对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研究认为近几年来,江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分迅速,部分产业在一些关键领域取得较大突破,若干产业技术在全国乃至国际上处于领先位置,形成了比较鲜明的产业特色,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初见成效。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位居全国首位。2、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态势日益明显。3、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4、企业竞争能力不断增强[1]

但我省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张和平(2010)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与建议中认为主要体现在体制机制存在约束、自主创新的能力薄弱、财政资金投入低、产业配套能力不强等方面[2]。余江(2012)通过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的现状认为一些突出问题有:1、市场需求下滑,产业发展空间受限。2、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产业层次较低。3、政策支持力度不够,配套扶持政策尚待进一步完善。4、专业人才供求存在结构性矛盾。5、企业融资困难。6、知识产权保护环境尚需进一步完善等等[3]。综合各方面问题的原因来看,我省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要素大致有:资本,政策,人才,技术创新这四大类。

以下将对培育和发展江苏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要素进行详细阐述。

(1)资本支持方面。金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起着支持作用,任何产业的演进过程都围绕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而展开,战略性新兴产业也不例外。顾峰认为: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从一般性产业的遴选开始,分别经历培育期业态、发展期业态、成熟期业态的演进过程,因此,针对处于培育、发展、成熟等各期业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别实施金融支持,才能实现金融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金融支持过程,就是通过金融资源的初次优化配置来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过程,也就是通过金融资源的二次优化配置来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战略性新兴产业升级的金融支持过程,也就是通过金融资源的三次优化配置来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升级目标[4]。陈柳钦在 部分文献很详细的列举了美国和日本近些年在新能源,航空航天,生物燃料,未来发电等项目中都投入了巨大的资金,从而刺激新兴产业的发展[5]。如何刺激,陈柳钦(2010)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与思考中认为:一方面,要积极采取直接支持、银行贷款和担保贷款相结合的方式,多措并举,多管齐下,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资金支持,特别是要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6]

(2)政策方面。刘爱雄(2011)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研究中认为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当务之急,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关键[7]。 我国现有的一些体制机制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不相匹配,地区、部门和行业之间相互分割的现象仍普遍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发展合力的形成和新技术的扩散、普及和应用。

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正面临许多尚未打破的体制化僵局和机制障碍。汪克强(2011)认为:从根本上看,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深层次原因都源于体制机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依然存在。二是创新产业链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系统不健全。三是政府宏观管理缺乏有效的决策协调机制。四是财税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投资管理不善。五是区域布局缺乏统筹规划与分工协同。六是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使用和流动机制不完善[8]

(3)人才方面。从国家层面到各省市层面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文件中,都对人才建设提出了要求。李玲(2013)在对人才开发路径的探究中指出:西方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起步较早,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产学研合作体系,并且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了大量人才,为经济和产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总结并学习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开发人才的先进经验,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9]

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开发人才主要做法的总结,能够给我们有益的启示: 一是企业、大学、科研院所、政府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等产学研各方主体的积极参与和有效配合,在政府引导和其他机构的配合下,企业与高校院所都充分发挥出合作的主动性,将人才培养和技术攻关有效结合,积极参与合作,尽己之力,获己所需,开拓了科技进步、经济效益和人才开发等多方面的共赢局面。二是政府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政府虽然并不参与具体的生产或研发活动,但是起到了引导、支持、监督等举足轻重的作用。三是必须处理好项目研究和人才开发之间的关系,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科研项目研究和人才开发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通过产学研合作培养人才,既在双方合作的项目上取得突破、获得经济效益,又使学校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使更多优秀的人才可以为进一步的生产活动和技术创新服务。因此,李金华(2011)通过对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若干思辨中指出:中国要与发达国家竞争战略性新兴产业, 必须把培育创新型人才和研发核心技术作为第一目标[10]

(4)技术创新方面。邓龙安(2011)在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理论综述中指出:从本质上看,世界各国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起因是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和恢复、提振经济的战略选择而提出来的[11]。但其共识都是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加快对新兴技术和产业发展的布局,力争通过发展新技术、培育新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从国际社会看,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也就是说,谁掌握了核心关键技术,谁可能就会在竞争中赢得主动权。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

微信号:bysjorg

Copyright © 2010-2022 毕业论文网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