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定性展示空间—“方与圆”任务书
2022-01-05 21:01:00
全文总字数:4921字
1. 1. 毕业设计(论文)的内容、要求、设计方案、规划等
设计思路:
展示设计是一门综合艺术设计,它的主体为商品。展示空间是伴随着人类社会政治、经济的阶段性发展逐渐形成的。在既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运用艺术设计语言,通过对空间与平面的精心创造,使其产生独特的空间范围,不仅含有解释展品宣传主题的意图,并使观众能参与其中,达到完美沟通的目的,这样的空间形式,我们一般称之为展示空间。对展示空间的创作过程,我们称之为展示设计。 展示设计理念的形成是在很早以前,人类对展示的使用则早得多。体现着原始的意念传达展示形式。在中世纪时期的时候,人类出现了以商品交易的市场贸易形式,人们将商品直接摆放在地上,且有特意地去分类摆放,后期时还出现了专门用于摆放商品的摊床,这样就形成了早期的商品展示和展销会的形式。现代展示活动不再只是简单的物与物之间的交换,展览竞争激烈中,展示空间的策划、设计、组织等各个环节,形成了现代展示形式的全部。在以展品为主体展示的活动中,人的影响因素变得日益重要,所有的现代展示空间都尝试创造出和谐人与人交流的空间,于是乎在设计中,人体工程学,视觉传达艺术新材料等相关技术门类被更多的运用在设计师的作品里,信息化时代的发展,使得展示空间更具活力,在将来的展示空间中更多的人越来睵多地引入自然观念,在展示空间内加放隐喻自然生态的绿色概念设计,也成为了现在设计师以及大众新的追求方向。一个好的展示空间设计需要设计师仔细地分析参观者的活动行为并在设汁中以科学的态度对人机工程学给以充分的重视,使展示空间的形状,尺寸与人体尺度之间有恰当的配合,使空间内各部分的比例尺度与人们在空间中行动和感知的方式配合得适宜、协调,这是最基本的空间要求。在展示设计中我们所说的空间是四维的,我希望通过对展示空间的风格设计,展示作品与展示空间相互呼应,将展示空间本身也作为一个作品呈现给每个观者,让观者在观看展品时能更好的与其互动而不是一味的观赏。展品是展示空间的主角,以最有效的场所位置向观众呈现展品是划分空间的首要目的。逻辑地设计展示的秩序、编排展示的计划、对展区的合理分配是利用空间达到最佳展示效果的前提。因此,设计师中必须将空间问题与展示的内容结合起来进行考虑,不同的展示内容有与之相对应的展示形式和空间划分。意义:远古之初,人们对宇宙还没有明确的认识,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展示空间采用了中国古典设计元素外圆内方的设计原理,再结合现代风格的材质与构成方式。使其在风格上有独特性,同时使其整个展示区域的空间构成结构成完整。空间的时间性 展示设计中的空间是四维的,即在通常意义上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概念。人们在展示环境中对展品的欣赏,必然是一种动态的观赏,时间就是动态的诠释方式。人在展示空间中体验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从而构成完整的感观体验。空间的时间性在展示设计中是客观存在的一个因素,充分运用时间这第四维是创造动态空间形式的根本,也是创造流动之美的必经之路展示环境中,空间具有流动性是必然的,是由展示空间的功能特点决定的。展示空间是一门空间与场地规划 的艺术,是在特定的空间范围内用一定的表现手段向观众传达信息,它使观众犹如置身于一个巨大的艺术雕刻中,用陈列手法的动态表现,规划上有意识的引导,在三维空间中体验时空产生的第四维效应。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许多发达国家展览馆出现了各种动态陈列形式,在展示现场中创造一个更为逼真的场景,使观众完全置身于一个更为真实的虚拟空间之中,仿佛形成了一个跨越时空的时光隧道。观察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可以非常清楚的观察到展示空间艺术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展示活动伴随着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而不断发展变化着,展示作为人类互相交流与传递信息的媒介,发挥着其他艺术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信息时代到来,计算机技术地发展、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广泛应用,展示设计的概念及思维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展示设计已从传统单一的设计形式向着科技与艺术融于一体的综合性设计转化。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拓展了展示设计领域的范围,现代展示设计由物质转向非物质,从现实转向虚拟趋势,从平面转向空间,从有限转向无限。在知识创新风潮风起云涌的信息化时代,现代展示设计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趋向,如:设计人性化、参与互动性、信息网络化、设计多样化以及虚拟现实化等。 一、设计人性化 在现代展示设计中人性化设计是展示设计的根本,人是作为主体来观赏、领悟展示内容的,因而也是最重要的研究对象。本世纪以来,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对参观者的认知心理、环境行为做了许多研究,其成果直接在展示设计中得到了运用。如国外的很多展示场馆十分重视参观路线和照明等观赏环境的设计,注意为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服务,绝大多数考虑了无障碍设计,有些还设有儿童游戏室等。他们不仅考虑为公众提供陈列空间,而且还考虑到各种为公众服务的辅助场所。在信息时代,融科技和艺术于一体的展示设计呈现出更人性化、更亲切、更强调人在展示活动中的地位以及物质与精神上全方位的需求,要想使展示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参观者,使他们从中获益,就要求设计者为参观者创造一个舒适而实用的观赏环境,要尽可能地满足参观者的信息需求与生理、心理需求。展示的效率是通过展示空间的氛围营造来实现的,也就是有些人所说的场。这个场的营造要有交流和对话的环境气氛,而不是喋喋不休的说教和填鸭式的灌输。要具有一种亲和力,使受众在展示空间中体验到造型、材料、实物、图像、声音等中介媒体都有了生命、活力、表情和情感,使展示空间有了像朋友聚会交流一样的感人魅力。 二、参与互动性 展示的互动性设计最为符合现代信息的传播理念,也更能调动参观者的积极性,提高他们参展的兴趣,这就意味着参观者并不是被动地参观展示,而是主动地体验展示内容,也体现了设计者对于参观者的人文关怀,参观者已不仅仅是旁观者,而变成了探索世界奥秘的主人。早在20世纪60年代,世界上许多有远见的专家就提出了寓教于乐的观点,陈列室内请勿动手的牌子逐渐被动手试试所代替。展示设计打破以往那种单一的静态展示、封闭式展示方式,变成了一种鼓励参观者参与,在真实的环境中去理解展品、体会展品,让参观者直接动手操作形成新意迭出的独特陈列。著名的美国芝加哥科学工业博物馆居然把公众引入地下真正的煤层,让人们亲自体验煤炭采掘的全过程。但在这些展示中,展品始终是展示信息传播的主体、设计的中心,其互动性是非常有限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科技的进步,展示观念的更新,围绕着展示互动性的设计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体现。在2000年威尼斯建筑双年展中,参展者、设计师非常重视对互动性的设计。法国展馆将设计概念延伸至室外,一艘垂挂着白色纱帘的威尼斯汽船航行在展区之间,供参观者登船参与讨论,此刻展示道具已成为处在主动位置上运动中的主体。 三、信息网络化 互联网(internet)是近年来电子通信技术快速成长所产生的新兴产物。互联网结合多媒体技术,以开放式的架构整合各种资源,透过标准规格和简易的软体介面,以电子电路传送或取得散布在全球各地的多元化资讯。作为以资讯传达为目的的现代展示设计也迅速地采用信息技术,创造具有国际化、网络化快速展示的方法,通过国际互联网,展示信息可迅速地在世界上广泛传播,避免由地理位置、交通带来的局限,促进信息在国际间的频繁交流,达到展示的目的。在2000年上海艺术博览会上,网络与艺博会的缘分成为上海艺博会上别具风格的景观。此次网络与上海艺博会的链接,使人们在不同时期能够领略到众多的服务与视觉享受,在艺术的世界里自由网来网去。 四、设计手段多样化 多媒体技术是指结合不同媒体,包括文字、图形、数据、影像、动画、声音及特殊效果,通过计算机数字化及压缩处理充分展示现实与虚拟环境的一种应用技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多媒体、超媒体技术的应用推广,极大地改变了展示设计的技术手段。与此相适应,设计师的观念和思维方式也有了很大的改变,先进的技术与优秀的设计结合起来,使得技术人性化,并真正服务于人类。它的应用,拓宽了展示内容及手段,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展示设计的发展。2000年汉诺威世博会中国馆的第一展区作为跨入新世纪的象征大量地采用了多媒体展示,这样既反映了我国在多媒体和互联网方面的广泛应用和普及,也使参观者通过更多的渠道,用现代的手段了解信息并增强参与感和趣味性。 五、虚拟现实化 虚拟现实展示设计,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来创建和体现虚拟展示世界。展示空间延伸至电子空间,超越人类现有的空间概念,拟成为未来展示设计的方向。设计师可以不受条件的制约,在虚拟的世界里去创作、去观察、去修改。同时,计算机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丰富的色彩,也极大地激发了设计师的创作灵感,使其有可能设计出更好的展示。据悉,microsoft公司最近已投资开发虚拟艺术品展览的应用系统。这样,人们就可以通过显示头盔,看到三维立体的艺术展品,并且通过触觉手套抚摸展品,从而达到欣赏艺术品的目的。 总之,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高速发展既对展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全新的设计理念,同时也为展示设计提供了先进和多样的手段和技术,为现代展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平台。展示空间的设计在我们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丰富我们的生活、方便我们的生活。在科技于艺术的进步下,展示空间的多样性成为未来的趋势。通过结合人体工程学、平面设计学、现代科学等等学科的综合性,造就了现在的展示空间的趋势。所以当代的展示空间设计是一门结合多门学科,对设计师的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展览业作为朝阳产业,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而蓬勃发展,但是我国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展览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需要我们不断的结合新的资源进行创新,而不是去一味地的模范。
毕业设计工作进度:
2. 参考文献(不低于12篇)
[10]UBIQUITOUS DISPLAY FOR HUMAN CENTERED INTERFACE -Fixed Shape Projection and Parameter Optimization-[J]. Satoshi Miyashita,Joo-Ho Lee. IFAC Proceedings Volumes. 2008(2)
[11]Museum Exhibition Space Analysis Based on Tracing Behavior Observation[J]. Qian Zhou,Zao Li,Jin Li.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 2014(4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