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聚合制备聚酰胺微胶囊及其表征文献综述
2020-06-25 20:45:12
文 献 综 述 1. 引言 微胶囊简称微囊,微囊技术是运用一定的方法和仪器,使用天然的或合成的高分子材料将固体,液体甚至是气体的微小颗粒包裹在直径为0.1~500μm的半透性或密封囊膜的微型胶囊内的技术。
微胶囊内的物质由于与外界环境相隔离可以免受环境的影响,从而保持稳定。
在适当条件下,被包封物质又可以释放出来。
通过适当手段,可以达到控释效果[1-3]。
2.微胶囊技术及研究进展 微胶囊的制备技术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6年11月,大西洋海岸渔业公司(Atlantic Coast Fishers)提出了适用于在液体石蜡中,制备含鱼肝油明胶微胶囊的专利申请,这是第一个微胶囊产品。
1949年1月,威斯康星校友研究基金会提出了利用Wurster发明的空气悬浮法,将固体微粒微胶囊化的专利申请。
1953-1954年,NCR公司提出了利用凝聚法制备含油明胶微胶囊之基本方法的二个专利,以及利用上述基本方法制备微胶囊型压敏复写纸的四个专利,并将此方法用于无碳复写纸生产,这也是第一个商业化的微胶囊产品,标志着微胶囊技术工业化的开始[4]。
60~70年代,聚合方法开始应用于微胶囊制备,微胶囊技术的工艺日益成熟,应用范围逐渐扩大。
已从最初的药物覆盖和无碳复写纸扩展到食品、农药、日化、涂料、肥料、饲料等各个行业。
伴随着微胶囊技术的迅速发展,有学者在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了”纳米微胶囊技术”这一概念。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用于甲醇制烯烃反应的SAPO-34/ZSM-5复合催化剂的原位水热结晶合成外文翻译资料
- 硫化氢在活体的化学发光探针成像外文翻译资料
- 全色发射型ESIPT荧光团对某些酸及其共轭碱负离子识别的颜色变化外文翻译资料
- 一种用于成像神经元细胞和海马组织中NMDA受体附近内源性ONOO-的双光子荧光探针外文翻译资料
- 表面功能化的Ui0-66/pebax基超薄复合中控纤维气体分离膜外文翻译资料
- 金属有机框架中的可逆调节对本二酚/醌反应:固态固定化分子开关外文翻译资料
- 二维MXene薄片的尺寸相关物理和电化学性质外文翻译资料
- 将制甲烷的Co催化剂转化为产甲醇的In@Co催化剂外文翻译资料
- MXene分子筛膜用于高效气体分离外文翻译资料
- 模板导向合成具有排列通道和增强药物有效荷载的立方环糊精聚合物外文翻译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