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场作用下的自旋结构及其磁电阻的磁场退火调控文献综述
2020-06-07 21:12:51
磁电阻效应(MR),MR是指对通电的金属或半导体施加磁场作用时会引起电阻值的变化。
其全称是磁致电阻变化效应。
[1]在大多数金属中,电阻率的变化值为正,而过渡金属和类金属合金及饱和磁体的电阻率变化值为负。
半导体有大的磁电阻各向异性。
利用磁电阻效应,可以制成磁敏电阻元件,其常用材料有锑化铟、砷化铟等。
磁敏电阻元件主要用来构造位移传感器、转速传感器、位置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等。
为了提高灵敏度,增大阻值,可把磁敏电阻元件按一定形状(直线或环形)串联起来使用。
磁电阻效应产生的机理是由于电子在磁场中运动产生洛仑兹力,导致电子沿电流方向发生偏转或沿螺旋线进动,从而使传导电子的散射截面增大,故使其电阻增大。
磁电阻(MR)的定义式为MR=[ρ(H)-ρ(0)]/ρ(0),式中ρ(H)、ρ(0)分别为有磁场和无磁场情况下的电阻率。
普通金属的磁电阻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也就是说MR取决于电流I与磁场H之间的相对取向θ,当磁场与电场(测量电流I)平行或垂直时,分别称为纵向或横向磁电阻效应,且通常满足以下不等式:ρ(H)(I⊥H)ρ(H)(I∥H)ρ(0)。
剩余内容已隐藏,您需要先支付 5元 才能查看该篇文章全部内容!立即支付